辞典首页>辞典

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保险审计-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常见错弊

资源分类

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审计

词条名称

基本医疗保险重复参保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重庆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重复参保的常见错弊,包括新农合参保人员重复缴费、参加职工基本医保的人员同时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等。

一、基本医疗保险重复参保的概念

人社部2013年6月18日公布的“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显示,2012年人社部共查出有7万人冒领社保补贴,合计资金11807万元,已追回11389万元。在被冒领的社保补贴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重复参保所致,其中,医保方面的重复参保现象十分突出。如在杭州市,仅在2010年重复参加医保的人数竟高达4万人。按照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的调查,全国重复参加医保率大约在10%至15%,个别地方甚至高达30%。很显然,重复参保,不仅使国家财政蒙受损失,而且个人也不一定完全享受重复参保带来的好处。因此,无论是管理者从制度上,还是参保者从观念上都应该重视重复参保的问题。

二、错弊描述

(一)农村居民重复参加新农合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后,可退出新农合。但经调查发现,新农合参保人退保积极性不高,部分参保人在医保报销时,利用制度漏洞,通过农民和职工两种身份,重复报销,重复获益,大部分新农合参保人不愿意退保。

(二)同一人员重复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

同一人员于同一时间段内在当地既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又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一方面造成中央、地方(含各省、市及区县)财政多投入补助资金;另一方面,根据居民参加城乡医保的档次(一档或二档,2011年一档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二档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居民重复参保多负担了金额。

如在对某地基本医疗保险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有8178人当年重复参保,即在2007年度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的人员重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此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参保信息中存在着较多的误差,如:有18508人缺失身份证号码,有4765人身份证号码为无效代码,有417人重复多次参加合作医疗,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双方数据的比对分析。

三、审计应对方法

开展数据分析,通过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参保信息、个人缴费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所有重复参加2个及以上险种的人员参保记录。分析重复参保的原因,判断基金管理中是否存在漏洞,得出结论。

四、原因分析

一是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多龙治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种医疗保险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管理平台数据未能互联对接,不利于从源头上确定人员是否重复参保。而且,管理部门出于业务考核的需要和部门利益驱动,对于治理重复参保的积极性上也不高。

二是当前的医疗保险的种类已经与户籍管理制度不相适应。为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二元结构,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实施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地方城镇户口等户口性质的区别,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公安部门户籍管理系统中已不再区分户口性质农业与非农业的区别,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性质。将医疗保险划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经与国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不相适应。

三是保障水平偏低。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医疗保险有不同的报销金额,报销上限相对于部分医疗负担沉重的家庭及个人依然偏低,为减轻家庭负担不少人利用医疗保险管理的漏洞,在不同险种缴纳费用,重复参保。

四是我国人口流动的数量、跨度较大。流动就业、外出务工、异地求学等原因造成大量人员在户籍地和学习工作地同时参保的现象。

五、审计建议

一是为体现我国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特征,适应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应逐步统一医疗保险的城乡区别,统一险种,实现参保的公平性。

二是尽快实现不同管理机构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在管理层面实现重复参保的屏蔽功能,以此为基础消除产生重复报销的土壤。

三是在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体现公平性的同时,逐步提高报销的上限,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参考文献

《浅谈医疗保险重复参保的形成原因及审计重点》(审计署网站综合论坛谢瑞涛)

主管单位:审计署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协办单位:审计干部培训中心、中国审计报社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里25号楼(100069) 联系电话:010-63508282 转 6(书屋、培训)、010-64391201/1203(审计师考试报名)
新出网证(京)字275号 京ICP备1204974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55号

网站域名
证书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北京地区网站
联合辟谣平台
网络110
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
举报中心
北京12318
文化市场
举报热线
Copyright 2016 电子邮箱:cmepub@163.com 新出网证(京)字275号京ICP备12049745号
购物
投稿
关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