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典首页>辞典

投资审计-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相关知识

资源分类

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词条名称

征地拆迁工作绩效评价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济南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政府投资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绩效评价的相关内容。

一、征地拆迁工作绩效评价的概述

征地拆迁,是指为了国家建设和乡镇规划的需要,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及附属物进行拆除,并对房屋所有者或者使用者进行补偿安置的法律行为。征地拆迁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已经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省、直辖市及县市的法律法规等。

依法征地拆迁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征地是基础,拆迁是前提,安置是关键,征地拆迁既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又要维护社会稳定。征地拆迁必须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相关征地拆迁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规范征地程序,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作业”,认真落实“两公告一登记”(征用土地公告、安置补偿方案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制度,按照“征得到,拆的动,稳得住,能发展”的原则,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政府审计依据征地拆迁的法律规定,对征地拆迁实施过程进行审计,保障征地拆迁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分析影响征地拆迁工作的因素并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二、征地拆迁工作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征地拆迁建设项目一般经过申报、审批、下达预算、开工、验收等程序,建设周期通常超过一年,技术复杂程度较高。财政资金的划拨时间、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征地拆迁进度和社会稳定等都关系着征地拆迁工作的绩效。征地拆迁绩效审计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土地的征收条件、权限、审批程序、征用补偿内容、补偿标准和补偿程序的审计。

1、征收土地是否符合下列全部条件:(1)征收土地以公共利益为目的;(2)行使征地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3)征地的标的只能是集体土地;(4)征收土地应以土地补偿为条件。

2、审计征收土地是否按照法定的审批权限办理。

3、审计征用土地的审批程序是否完善,包括:(1)申请;(2)审查批准;(3)公告;(4)登记。

4、审计征收土地补偿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1)土地安置费;(2)安置补助费;(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5、审计征用补偿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6、审计征地补偿安置的工作程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二)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依据、居住房屋补偿安置标准和非居住房屋补偿安置标准审计。

1、审计补偿对象确定是否真实、合法。(1)对征地范围内合法有效的房地产权证、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或者建房批准文件计户,拆迁补偿安置按户进行。(2)被拆除房屋的用途和建筑面积,以房地产权证、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或者建房批准文件的记载为准。

2、审计居住房屋征地拆迁的补偿费用经济指标审计评价。(1)审计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或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2)货币补偿金额计算正确,安置产权房真实合法;(3)补偿被拆迁人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助费。

3、非居住房屋征地拆迁的补偿费用经济评价。(1)审计货币补偿或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置价、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由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2)被拆迁人还应当获得的其他补偿费用;(3)其他非居住房屋、居住房屋附属的棚舍,以及其他地上构筑物的补偿。

(三)征地房屋拆迁评估审计,包括评估资质、评估合同、评估原则、评估方法及评估纠纷的处理。

1、审计评估机构是否具有房地产评估资质,是否签订评估合同。

2、审计评估是否遵循了房地产估价原则,拆迁估价时点是否正确,被拆迁房屋的性质和面积是否明确。

3、审计房地产评估的方法是否适宜。(1)审计拆迁估价是否采用市场比较法;(2)审计拆迁估价人员是否对被拆迁房屋进行实地查勘,做好实地查勘记录,拍摄反映被拆迁房屋外观和内部状况的影像资料等。

4、审计评估纠纷处理的方法是否得当。(1)审计估价机构是否将分户的初步估价结果向被拆迁人公示7天,并进行现场说明,听取有关意见。(2)公示期满后,估价机构是否向委托人提供委托范围内被拆迁房屋的整体估价报告和分户估价报告,委托人是否向被拆迁人转交分户估价报告。(3)拆迁人或被拆迁人对估价报告有疑问的,可以向估价机构咨询。估价机构应当向其解释拆迁估价的依据、原则、程序、方法、参数选取和估价结果产生的过程等。

(四)征地拆迁工作的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审计评价。

1、征地拆迁资金的管理效率。审计关注征地拆迁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和内控管理制度,审计要关注资金拨付使用的时间、金额、去向,是否按时下拨,是否拨入到拆迁户,有无拖延、挪用、压占,影响征地拆迁工作的工期和合同履行。

2.征地拆迁工作的社会效益。(1)审计关注征地拆迁过程中依法、程序、阳光拆迁,有无暴力拆迁的问题发生及影响社会稳定的征地拆迁因素存在,(2)进行征地拆迁群众满意地的调查问卷;(3)审计过程对征地拆迁对征迁户的社会生活水平的影响,重点是居住条件的改善状况进行评价。

三、征地拆迁工作绩效评价指标逻辑关系

评价指标分为定性和定量指标。根据征地拆迁工作的特点,主要评价程序的合法性、内容的真实性、资金的效果性、征地拆迁的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因而将指标分为五类:征地合规性指标;征地房屋补偿合法性指标;评估机构合规性指标;拆迁资金与项目管理水平的资金效率性指标和征地拆迁社会效益指标。

征地合规性指标主要包括:①征收集体土地条件指标;②征用土地权限指标;③征地补偿内容合规性指标;④征收土地补偿合规资金率;⑤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程序合规性指标。

征地房屋补偿合法性指标主要包括:①补偿户数真实性指标;②居住房屋合法补偿资金率;③非居住房屋合法补偿资金率。

征地房屋拆迁评估合规性指标主要包括:①评估机构资质合规性指标;②评估内容真实性指标;③评估机构合规资金率;④评估机构处理纠纷合规性指标。

资金效率性指标主要包括:①资金实际到位资金率;②按期支付拆迁资金的资金率;③项目内控资金利用率。

征地拆迁的社会效益指标:①暴力拆迁指标;②群众满意率;③居住面积改善指标。

四、征地拆迁工作绩效总体评价结论

征地拆迁工作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中一个核心问题。开展好征地拆迁工作审计的绩效分析评价,将多方面的工作绩效量化计算,可以比较全面清楚地反映征地拆迁工作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的分析,积极寻求有效的征地拆迁政策,更加充分宣传征地拆迁的对国家、集体和农民的重要意义。

对征地拆迁工作的定性或定量性指标的分析、计算,绩效评价指标综合得分分为四个档:85分以上、75分-85分、65分-75分、低于65分;得出审计评价结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

五、参考文献

《政府投资绩效》,2012

主管单位:审计署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协办单位:审计干部培训中心、中国审计报社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里25号楼(100069) 联系电话:010-63508282 转 6(书屋、培训)、010-64391201/1203(审计师考试报名)
新出网证(京)字275号 京ICP备1204974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55号

网站域名
证书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北京地区网站
联合辟谣平台
网络110
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
举报中心
北京12318
文化市场
举报热线
Copyright 2016 电子邮箱:cmepub@163.com 新出网证(京)字275号京ICP备12049745号
购物
投稿
关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