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审计-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相关知识
资源分类
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词条名称
项目采购管理绩效评价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济南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政府投资项目采购管理绩效评价的概念、法律法规依据、采购的范围和种类、采购管理的模式、绩效评价主要环节和绩效评价原则等相关内容。
一、概念
项目采购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项目采购管理就是从投资项目组织以外通过采购取得项目所需要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过程管理活动。
项目采购管理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一定建设期间的采购管理绩效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评判。
政府项目采购绩效评价的当事人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采购代理机构是指集中采购机构和依法经认定资格的其他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项目采购管理不仅涉及到费用、进度、质量等方面的内容,还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按期完成交付使用。通过项目采购管理绩效评价可以进行项目采购管理决策,优化采购管理绩效,评价项目采购管理水平。政府投资项目采购管理绩效评价也就成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重要内容。
二、法律法规依据
我国目前的政府投资项目采购主要法律法规依据是《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令第3号)等。
三、采购的范围和种类
政府采购的范围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具体按国务院批准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令第3号)执行。
政府采购管理的种类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货物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服务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
四、采购管理的模式
国外政府采购一般有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半集中半分散采购三种模式。我国《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政府采购管理的模式包括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集中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确定。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
五、绩效评价主要环节
非规范的招标投标行为、非规范的采购人行为和非规范的采购管理者行为是具体政府采购活动中的主要问题所在。政府投资项目采购管理绩效评价也应从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的以下主要环节入手:
1、项目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编制和审批情况,是否能够保障采购顺利圆满实施。
2、项目采购方式的审批情况,是否损害政府采购活动的全面公开公正性。
3、项目采购公告信息的内容及发布途径情况,是否完整准确、公开合规。
4、开标评标定标程序的科学、公开和规范情况,是否有效防止不公平倾向。
5、评标专家评委是否管用分离,以消除与政府采购宗旨相悖的人为干扰因素。
6、确定中标供应商的原则情况,非第一侯选人中标的理由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7、授予合同的主要条款与招投标文件的一致情况,是否维护采购人和中标供应商的平等权利。
六、绩效评价原则
1、系统性原则。项目采购绩效评价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方法从多角度看待采购支出的效果问题。在实际评价时,定量分析应建立在财政资金支出的财务数据采集分析上,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财政支出的全面、综合因素分析,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定量分析共同评价财政支出的效益,准确反映支出的实际绩效。
2、整体优化原则。通过实施采购效果评价,一方面要把握采购绩效评价的中心环节,以项目评价、资金流转环节评价为载体,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流于形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要使自我评价、财政评价、社会评价有机融合起来,提高政府项目采购活动的公开性、科学性、民主性。
3、稳妥性与动态完善原则。实施绩效评价应采取渐近式的方法由易到难、抓住重点,逐步展开,重点应由政府采购的经济性、合规性开始,逐步扩展到效率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