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审计-保险审计-保险公司其他业务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知识方法
资源分类
保险公司其他业务审计
词条名称
信息系统审计的技术方法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沈阳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与任务、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分类和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等。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与任务
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促进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有效、持续运行。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咨询,降低保险公司面临的信息系统风险,促使保险公司信息技术发展目标与其总体经营目标、战略相一致。其任务是完成对信息系统的鉴证、促进和咨询。
(一)通过信息系统审计,合理地保证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及其处理、产生的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有效性,政策遵循的一贯性。对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查出其中的各种错误、舞弊、风险、不足,有效地保证了被审计信息系统及其处理、产生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是维护保险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二)信息系统审计报告鉴证被审计信息系统的真实、完整、有效。对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错误、舞弊、风险、不足提出控制或改进建议,可促进被审计单位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完善;提出合适的信息系统问题解决方案,帮助保险公司改进管理流程、优化信息系统,使信息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经营管理的需要。
(三)通过外部信息系统审计,可借助于其相对于信息系统建设者、使用者、服务提供厂商的独立性,依据其专业的风险管理经验或知识,在保险公司信息化过程中帮助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系统诊断、评估和咨询。二、信息系统审计流程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确定审计范围、做好审前准备、进行审计评估、出具审计报告等过程。
(二)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确定审计依据、人员分工、审计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审计时间等。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技术管理流程、技术基础平台、生产系统运行环境与管理制度,通过关键点测试等方式做出公正、合理的测评。通过信息系统审计,发现信息系统中的漏洞、缺陷和隐患,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改进完善。
三、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分类
(一)全面审计与专项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可分为全面审计和专项审计。全面审计是指对所有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审计,包括管理流程、技术平台、项目开发和生产系统审计,对信息系统做出全面的评估、鉴证,提出审计建议。专项审计是指针对信息系统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的审计。如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专项审计,可以对公司在信息系统方面的安全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审计评估、鉴证,提出管理建议。专项审计针对保险公司重点关心的专项问题,针对性强。
(二)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包括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现场审计适用于现场访谈、观察、测试、调查。例如,对信息系统操作流程与实际业务操作流程契合度审计,需在现场观察数据流与实物流的流转情况。非现场审计主要借助非现场审计系统进行,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例如,对保险公司万能险账户积数与账户余额的监控,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远程随机实时审计。
(三)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是指由公司外部独立的专业审计机构进行的审计,可对信息系统做出合理、公正的评价。内部审计主要由保险公司内部的审计机构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其目的在于帮助信息管理部门找差距,并督促和辅导信息管理部门提高信息系统管理水平。
四、信息系统审计的技术方法
信息系统审计的常用方法有访谈、观察、现场测试、调阅文档、调查信息系统相关角色等。例如,要对保险公司生产系统进行审计,必须加强对生产系统建设的事前和事中审计,在生产系统立项、建设时,应明确审计要求,了解生产系统的立项、需求分析、设计、验收等工作。在生产系统中,可设置数据接口,记录轨迹,由计算机自动记录线索,在生产系统中留下可追溯的记录。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比对、分析,对关键点的跟踪、监控、反馈,保障生产系统健康、安全地运行。
参考文献
《保险稽查审计指引第2号:财务分册》(保监发[2012]18号)《财产保险公司审计指引》(审计署金融司2010年4月)
《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指引(试行)》(保监发〔201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