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审计-住房公积金审计-住房公积金审计综合知识
词条类别
审计相关知识
资源分类
住房公积金审计综合知识
词条名称
社会平均工资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西安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社会平均工资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通过该时期该范围全体职工的工资总额与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而得到。主要反映职工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
一、社会平均工资的概念
社会平均工资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
二、社会平均工资的内容
国家统计局按季、年统计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由城镇地区各单位向本地区统计部门上报本单位从业人员的期末、平均人数和工资总额数据。各地统计部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要求审核、汇总后上报上地市省级统计局,最后由国家统计局审核、汇总和公布。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工资总额/平均人数。
三、目标
反映了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数据支持。
四、业务处理
根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是指单位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内容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根据国际惯例,上述六项包括了单位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应交纳的社会保险金和个人收入所得税。
工资统计的范围包括城镇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单位。不包括私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工资统计数据的生产过程是由各级统计局按照季度、年度等时间要求,向全国约160万家城镇单位布置统计报表,各单位填写后报县级统计局,然后逐级汇总上报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负责对省级数据的审核、汇总、评估并发布全国数据。
参考文献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统制字【19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