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常见错弊
资源分类
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审计
词条名称
套取项目资金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青岛审计局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套取项目资金错弊,主要从概念和描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另外,还介绍了该错弊的主要检查方法与技巧,提出了审计合理化建议。
一、概念
套取项目资金指的是通过虚报项目、投资规模、已完工工程量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虚报投资完成额,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行为。
二、错弊描述
常见套取项目资金错弊有以下几种:
一是编造虚假项目套取资金。以编造虚假合同、使用虚假发票等方式套取项目资金,如:不具明细的购办公用品或电脑耗材发票,大额修车费、燃油费发票,核实困难的外地宿费发票,打折购书按原值开具的购书发票。通过以上方式虚开发票报销、套取项目资金;为取得资金用于未经批准或不能得到批准的建设项目,或弥补正常建设项目资金缺口,虚报不存在的建设项目套取资金。二是巧立名目,无预算或超预算预提支出款项将其转入往来科目等其他科目或其他单位核算,套取预算资金。
三、审计应对方法
对于虚报项目的情况,注意检查预算不细化、不完整的问题及预算不真实套取资金和“钓鱼”项目的问题。审计部门通过采取认真审核鉴别发票、实地了解被审单位情况、利用税务机关发票真伪查询系统和到开具发票单位调查核实等审计方法,核查发票的真实性,查处虚开发票报销行为等套取资金现象。
同时,可以抽查银行存款日记账、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检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真实、合法性。抽取发生金额较大或频率较大等可疑记录,将其与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核对,检查是否一致,账务处理是否准确。检查有无存在套取现金,有无存在出借银行账号,有无白条冲账,有无虚假原始凭证,有无截留、私设“小金库”行为,有无挪用公款等行为。
对于巧立名目的,对年末的账务结转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将每一笔转账凭证的结转依据或支出依据与现行的财经法规进行核对,看年末账务处理情况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是否存在隐瞒收支或为小团体利益转移财政性资金等问题。
要解决套取项目资金现象,应该大力推行政府集中采购和修车、购汽油等行为的公务卡消费,从源头上避免套取资金现象的发生。强化依法理财的观念,从严执行财务制度,如实反映预算支出,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完整;严格执行预算法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增强财经法纪观念,严禁转移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对于套取财政资金问题,要求追回资金,纳入以后年度预算。
参考文献
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