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相关知识
资源分类
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审计
词条名称
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流程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青岛审计局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流程中各阶段相关内容。
一、概念
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流程,是指部门在购置、使用、管理和处置国有资产应二、内容
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应本着实物量和价值量并重的原则,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完善资产管理账表及有关资料,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并对资产丢失、毁损等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三、业务流程
一是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二是建立资产账、卡、物管理及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报告;三是办理资产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报批手续;四是资产的合理配置,履行资产投入的申报手续,并对批准投入经营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五是建立一卡二账三制,“一卡”即固定资产使用卡“;二账“即资产分类明细账,财务总账实行定期清查,做到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制”即计划购进、收发领用制度,财产保管定期盘点制度,资产处置制度。
投诉、举报、落实、反馈
四、控制环节
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财政部门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全流程管理,探索建立产权清晰、统一监管、分类运营、保值增值的资产管理机制。一是把好“入口关”,严格资产配置管理。认真落实并执行好通用资产配置标准,重点加强房屋、土地等资产配置源头管理,加大市级单位资产配置预算审核力度。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推行新增资产配置与部门预算编制相结合工作。二是把好“使用关”,规范资产使用管理。搭建资产使用运营统一管理平台,盘活存量资产;探索纯经营性资产集中运营模式,促进资产效益最大化;采取统一申报审批、统一交易平台等“六统一”运作,规范资产出租、出借等有偿使用,确保资产收益最优化。三是把好“出口关”,强化资产处置管理。加快推进资产处置专业化、管理模式程序化,进一步优化资产划拨、废报、报损、重要资产拍卖等事项审核审批流程,探索建立重大资产处置专家评估机制,对涉及单位合并、分立等事项建立专项管理工作机制,做好资产清查与核实、账务处理与核销等关键环节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五、参考文献
无行政事业单位各职能科室审批采购中心公开招标采购国有资产使用(包括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国有资产
处置
申请条件:1、申请报告;2、单位年度会计报表;3、产权登记;4、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5、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6、审批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国资办办理主任审定国资办负责人
办理产权登记条件:1、资产价值凭证;2、资产报废技术鉴定;3、评估机构出具的有关资产评估文件;4报废资产的有关处理文件;5、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证;6、审批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购置申请:
1、年度预算编制前提出下一年度购置资产明细清单。2、主管部门审核文件资产配置各科室(国次办)负责人初审
局长审批
资产清查清查结果核实(中介机构)清查数据上报资产动态管理
监督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