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常见错弊
资源分类
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审计
词条名称
决算编制不真实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青岛审计局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部门决算草案审计中决算编制不真实错弊的主要表现形式,阐述了核查该问题的主要技巧,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审计建议。
一、概念
部门决算,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根据财政部门决算编审要求,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各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以单位财务数据为基础,真实编报报表,真实反映收支、结余及资产负债等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二、错弊描述
决算编制不真实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类:违反规定虚列收入或支出;未按规定及时清理债权债务或往来账目;未按规定汇总编制结余资金;未按规定汇总编制下属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
真实准确编制和汇总部门决算是决算编制的基本要求。但有的部门或单位为了多争取财政补助收入,故意虚列支出,多报支出内容;有的对财政补贴收入采取虚列支出的手法,不以实际发生数列支,而是以拨作支或直接以年初预算数列支;有的巧立名目核算,随意列支出并将其转入往来科目核算;有的开假发票,列虚假支出事项,用于发放钱物或私设“小金库”;通过暂存暂付、预提等科目提取管理费、招待费、培训费、出国费、书报费等费用,列入事业支出;往来科目余额年终未冲减事业支出,形成虚列支出,决算报表多反映支出,少反映结余;直接在事业支出中列报项目支出,并转入往来科目挂账、或转入项目承担单位;有的支出实际并未发生,但决算报表中反映了支出,少计了结余;有的将应由下一年度列支的项目支出,提前在当年列支,虚列了当年支出等等。
以上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有的单位法制观念淡薄,违反规定巧立名目,隐瞒或少反映收入、支出或结余;有的是会计核算水平较低,导致决算信息失真。审计时,要将这类问题作为审计的重点,重点查处弄虚作假、决算编制不真实的问题。
三、审计应对方法
围绕单位会计制度执行情况、部门决算账表一致性、基本情况填报的准确性、会计核算软件使用情况实施决算编制真实性审计。通过分析各类决算报表和基础会计资料,审查报表编制说明的真实性、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会计事项反映的真实性、会计事项调整变动的真实性以及项目收支的真实性,判断编制中有无虚假现象。
预算单位应提高对部门决算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部门决算的重要性。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部门决算真实性,使部门决算真正成为预算执行分析、决策工具,为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