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常见错弊
资源分类
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审计
词条名称
决算草案不完整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青岛审计局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部门决算草案审计中决算草案不完整错弊的主要表现形式,阐述了该类错弊的检查方法和技巧,为部门决算草案审计提供参考。
一、常见错弊
部门决算,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根据财政部门决算编审要求,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各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以单位财务数据为基础编制决算草案,确保账表、表表相符,决算内容全面反映收支、结余及资产负债等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决算草案不完整的表现形式包括:违反规定少编(多编)收入(支出);违反规定少汇(多汇)收入(支出);未按规定将部分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纳入部门决算汇总;未按规定漏汇少汇历年结余资金。比如,有的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加大上级补助收入,减少事业收入或单位其他收入,或在编制决算时,以抵顶支出后的收入净额来反映收入总额,或将收入转移到往来账上,减少支出;部分所属单位收到有关单位或人员交来的、已作“事业支出”的支出费用,放入往来账,没有冲减“事业支出”,造成决算报表虚增支出,少计结余;部分所属单位财务收支没有纳入部门决算汇总。
三、检查方法与技巧
围绕单位会计制度执行情况、部门决算账表一致性、基本情况填报的完整性、会计核算软件使用情况实施决算编制完整性审计。通过分析各类决算报表和基础会计资料,审查报表编制说明的完整性、财务数据的完整性、会计事项反映的完整性以及项目收支的完整性,判断编制中有无决算不完整现象。
一是检查部门及所属单位是否按财政部门的要求填报报表的内容,报表是否齐全。报表反映的内容和数字是否与总账、明细账反映的内容和数字一致。
二是检查部门及所属单位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收入是否及时汇总入账,是否存在少汇、漏汇、隐匿收入的问题;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和“从其他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非本级财政拨款”是否在“其他收入”中如实反映;账表证是否一致。
三是基本支出中的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是否按照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填列,是否存在多报人员支出、虚报公用支出的问题。
四是项目支出的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是否与总账、明细账、其他报表数一致,支出数是否按实际数填列。
五是“其他类项目支出”是否如实反映了用科技三项费用、政策性补贴、对外援助、支援不发达地区等资金安排的项目;“其他支出”是否如实反映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单位除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外的各项支出。
六是检查部门及所属单位的“上年结余”是否反映单位上年度财政拨款结余结转本年使用的情况,“财政拨款收入”是否等于单位实际收到的本年预算财政拨款和结存在国库的本年预算指标之和,“本年结存国库额度”是否反映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单位当年未支用而结存在国库的本年预算指标。
七是对部门及所属单位的财政拨款的年末结余进行完整性检查,是否存在隐瞒结余、瞒报漏报结余资金的情况。
参考文献
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