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相关知识
资源分类
部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审计
词条名称
部门会计核算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青岛审计局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部门会计核算的概念、内容、目标、职能及其业务处理。
一、概念
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称为会计核算。
部门会计核算是反应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会计信息,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的是预算会计,其会计核算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内容
(一)一般原则
包括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收付实现制、单独核算、历史成本、全面与重要性等10项原则。
(二)会计要素
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等五个会计要素的定义、分类及计量。资产是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净资产是行政单位资产减负债和收入减支出的差额。收入是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
(三)会计核算形式
根据具体登记会计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以下5种会计核算形式:(1)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2)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3)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4)多栏式日记账会计核算形式;(5)日记总账会计核算形式。
三、目标
部门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提高社会效益。
四、职能
部门会计核算的职能主要负责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资金款项的领报,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五、业务处理
部门会计核算的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陈报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步骤和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六、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部门的财务活动。
参考文献
[1]胡静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3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2012〕72号)
[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