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常见错弊
资源分类
部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审计
词条名称
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资产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青岛审计局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资产”错弊的表现形式,阐述了核查该问题的主要技巧。
一、概念
“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资产”是将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私存私放,具体是指未将资金收入、支出等经济活动纳入法定账目进行记载和核算,致使资金的运行完全脱离财务的统一核算和职能部门的监督,也就是常说的“小金库”。
二、错弊描述
“小金库”的具体表现形式是:(1)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2)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资金账外存放;(3)收入不入账;(4)虚报或假报支出转出资金账外存放;(5)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不在本单位账簿核算;(6)存在账外的资产。对“小金库”认识不清、支出不明、监督不力、处罚不严是“小金库”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单位收入的一部分、其他营业外收入或不合法收入,实践中常见的有收入不入账,虚报冒领,虚列支出,重复支取,套取现金,高息存贷款的息差,违法或违规获得的收入,非法收受的回扣等。其主要用途是用于非正常的支出,实践中常见的有发放国家规定之外的工资、奖金、福利、公款消费,支付好处费、公费旅游、吃喝玩乐等高消费,回扣以及单位行贿等事项。
三、审计检查方法
设立“小金库”是严重的经济违纪行为,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查处难度大。根据审计工作和办理经济案件的实际,检查“小金库”的方法主要有预算审核法、突击盘库法、账面查疑法、银行查询法、票据抽查法、投资追踪法、挂账调查法、档案调查法。在目前的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小金库”的新方法、新思路:一是按资金流向延伸审计,检查有资金管理权和分配权的单位。二是向所属二三级单位延伸,检查行政事业单位违纪现象“上转下”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做到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必须经国务院或省级政府物价部门批准,不能自设收费项目;各项收费和罚款必须使用规定的统一票据,罚款与收缴分离;开设银行账户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和许可;收费和罚没收入要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财务收支必须由本单位财务部门统一归口,纳入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顾树生.违反财经法规行为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向导(修订版)[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