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生产业务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相关知识
资源分类
生产业务审计
词条名称
军工行业国家产业政策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兰州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军工行业的相关概念,以及国家“十二五”期间对军工行业的规划。对军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进行了阐述。
一、军工行业概念
中国军事工业包括所有从事各种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修理和改进的企业,具有复杂的部门、部门内、组织和区域结构。目前中国军事工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在整合国防工业企业和技术先进的民用公司及企业(包括私企和外企)的基础上建立军事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
二、主要目标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实现跨越。
(二)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跨越。
(三)军工制造技术实现跨越。
(四)国防基础与前沿技术实现跨越。
(五)国防科技创新保障能力实现跨越。
三、重点任务
(一)突破新一代武器装备关键技术。
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按照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快速供给能力,满足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战略需求。
(二)加强军民结合高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加强军民结合高技术、军转民高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有效促进国家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军民用技术双向互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先进民用技术满足军事需求。重点开展航天高新技术、航空产业化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核能和核燃料技术、兵器新兴产业技术、电子信息两用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优先主题的研究,掌握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大幅度提高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面向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出一批新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群,形成若干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品牌。
(三)推进军工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振兴军工制造业,积极推进军工制造业信息化,增强军工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试验验证能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开展军工产品与制造业数字化技术等优先主题的研究。形成军工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敏捷、高效和绿色的新型军工制造业。
(四)强化国防基础与前沿科技研究。
超前部署一批国防基础与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技术基础研究。突破一批重大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加强高水平的技术基础体系和能力建设,形成催生重大科技发现和发明的综合实力,坚实的技术储备,对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全方位技术保障体系和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家团队。
(五)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工程。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若干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大型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重大专项。加强统一领导,集中全国科技力量,大力协同,精心组织,确保国家重大专项目标的实现。
(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科技工程。
按照基础性、集成性、带动性的原则,实施基础能力科技工程。加快工业技术升级应用,加强基础产品工程化,加强前沿技术系统集成,有效解决制约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的若干重大基础瓶颈问题。
(七)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国家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建立若干个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集中建设重大试验验证设施、基础性研究试验基地、大型综性科研设施和基地;加强技术基础条件建设,实现军工产品技术基础的快速反应和全系统全方位服务功能;建设若干研发平台。
(八)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优化结构布局,营造创新环境;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科技评价,确保高效运行;改善投入结构,激励科技创新;实施人才战略,培育创新团队;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创新起点。
参考文献
《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006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