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运用审计-国际和国外援贷款项目审计-项目绩效及还贷能力分析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知识和方法
资源分类
项目绩效及还贷能力分析审计
词条名称
实施国外贷援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步骤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郑州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对国外贷援款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评价的步骤。
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通常可以分为四种级别,分别对应优、良、中、差。在实际开展项目绩效评价时,审计人员应该详细并清楚地描述各个等级的名称、含义及其评价的标准。实现国外贷援款项目绩效审计评级的过程也就是审计人员设置具体指标和使用国外贷援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过程。
对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级,应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是否采用评分法,应视绩效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而定。目前情况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模糊评级的方式,即选择一些定量或定性的指标进行分析,直接给出一个关于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定性结论,并不富裕各项指标权重和标准值(分值)。
国外贷援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实事求是,因事而异,因项目而异。审计人员在对某国外贷援款项目进行绩效审计时,如果采用评分法,建议在上述指标体系通用框架和分行业指标的整体要求下,结合不同项目类型、特点和项目预期目标,根据上述指标设计原则,设置项目具体指标,其基本步骤是:
1.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要求,结合项目类型和特点以及审计目标要求,确定项目的评价指标。
2.确定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3.确定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或分值)。
4.确定评价模型(或合成方法,通常是相关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可持续性和合规性的合成)。
5.结合对发现合规性问题的综合分析,计算评价结果及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项目目标总体实现程度的审计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审计指南》编写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审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