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审计-环境保护审计-环境统计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知识方法
资源分类
环境统计审计
词条名称
环境统计公报审计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昆明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环境统计公报审计目的、内容、方法、常见问题类型等内容。
一、审计目的
通过对环境统计公报发布及时性、数据准确性、内容完整性进行审计,促进环保部门重视环境统计信息公布,及时、准确、完整发布环境统计信息,加大环境统计信息公开程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最终推动环境统计和环境保护事业的良性发展。
三、审计内容
环境统计公报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统计公报是否及时发布,环境统计公报公报数据是否准确,各地公布的环境统计公报或环境统计信息内容是否完整。
四、审计方法
(一)检查环境统计公报是否及时发布。比较各年环境统计公报发布时间,检查当年环境统计公报发布时间要求及实际发布时间,核实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是否在规定期限内统计完成,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环境统计公报。
(二)检查环境统计公报数据的准确性。比较各年环境统计公报数据,筛查异常值和突变指标,延伸调查环境统计公报异常数据和突变指标等涉及的填报单位和下级部门,对环境统计公报数据进行抽检核实,判断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是否准确,是否与宏观经济数据匹配、是否与区域总量及全区重点行业总量衔接,能否真实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三)核实环境统计公报各项指标内容、要素是否完整。一般而言,环境保护部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数据相对完整,但各地环境统计公报则不甚规范,有的仅仅公布简单的环境统计信息,如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于2013年10月14日在其网站上公布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统计公报,而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于2013年11月4日仅在其网站上公布2012年环境统计信息,多数省份则在其环境保护厅网站上查不到相应的环境统计公报或环境统计信息。检查各地环境统计公报或环境统计信息是否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格式、指标内容、各种要素等发布地方环境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完整地向公众公开环境统计信息。
五、常见问题类型
(一)环境统计公报发布不及时。
(二)环境统计公报数据不准确。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2年)》,2013年11月4日;
[2]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统计公报》,2013年10月14日;
[3]云南省环境保护厅《2012年环境统计信息》,2013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