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审计-环境保护审计-环境统计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常见错弊
资源分类
环境统计审计
词条名称
环境统计公报数据不准确的常见错弊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昆明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由于下级环保部门上报的环境统计数据不准确、汇总过程出现错误等原因,环境保护部汇总编制的环境统计公报数据不准确的常见错弊,以及该问题的查证过程和方法。
一、环境统计公报数据不准确
一是环境保护部由于下级单位上报的环境统计数据不准确、不真实、人为调整数据以及存在漏报、瞒报等原因,环保部门在汇总过程中也难免存在错漏之处,导致汇总编制的环境统计公报数据不准确,削弱了为政府和环境保护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计划、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和参考的价值。二是对比各年环境统计公报数据,也会存在数据不准确的疑问,如:工业污染治理方面,2011年和2012年的当年施工污染治理项目数分别为10555个、5390个,而污染治理项目当年完成投资额则分别为444.4亿元、500.5亿元,项目数差别较大而投资额差别不大;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2011年和2012年自然生态保护区总数分别为2640个、2669个,而自然生态保护区面积则分别为14971万公顷、14979万公顷,新增自然保护区数量但面积增加不多;突发环境事件方面,2011年和2012年突发环境事件次数均为542次;等。
二、查证过程和方法
(一)检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对重要环境统计数据的逐级审核和评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否采取现场核查、资料核查以及其他有效方式,对企业环境统计数据进行审查和核实。检查环境统计数据汇总审核业务工作流程,判断存在汇总错误的概率;根据各级环保部门报送的环境统计数据进行重新汇总计算,判断是否在汇总过程出现错漏,或出于各种目的对汇总环境统计数据进行调整修改。
(二)检查环保部门的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来源基础资料,重点选择部分指标数据进行核实,审查基础数据是否与最终汇总数据一致,判断由下级环保部门报送的基础数据是否准确真实;比对核实各年环境统计公报数据,筛选出异常的、不合逻辑的、差异较大的数据开展进一步核实。
(三)抽查企业生产经营报表、环境统计数据原始资料、统计台账,比对上报的该企业环境统计数据、排污申报登记数据,核实企业上报不真实环境统计数据问题。调查企业对环境统计工作安排情况,企业领导是否重视、仪器设备是否先进、环境统计数据填报人员素质是否满足要求,检查环保部门是否有相应的制约措施,核实企业上报数据的可靠程度。
(四)抽查环保部门是否迫于地方政府各种考核压力人为调整环境统计数据,是否指使排污企业修改环境统计数据,是否做好各项保障措施确保环境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1年)》,2013年10 月18日;
[2]环境保护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2年)》,2013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