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审计-银行审计(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常见错弊
资源分类
存款业务审计
词条名称
”地下钱庄”线索审计中常见错弊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上海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商业银行资金异常流动审计中常见的“地下钱庄”线索排查的手段,及所能发现的主要错弊类型,并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地下钱庄案件的查处过程。
审计案例:通过资金异常流动线索,查证特大非法经营地下钱庄一、案情介绍
在某银行审计中发现,滨洲、东江地区多个公司存款账户与个人存款账户间资金交易频繁且数额巨大,审计组经追踪资金流向和来源,并延伸相关部门,最终查实东江市特大非法经营地下钱庄案件线索。
二、审计过程和方法
(一)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分析对公账户资金的流量、流向特征。
按核算账号汇总对公账户的累计交易量和累计交易笔数,从对方账户角度分析上述对公账户的交易特征(即按对方账户进行分类汇总),根据该银行个人账户特征,从中筛选对方账号为19位、以6222或9558开头、户名3个字或4个字的交易账户,并按对方账号发生额大小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是滨洲C贸易有限公司,2010年前3季度,该公司与Q个人账户的资金往来共计302笔、金额14.56亿元。
(二)锁定可疑账户后,进一步追踪资金的流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扩大可疑账户范围。
1.与Q个人账户发生资金往来超过1亿元的对公账户有3个,除上述滨洲C贸易有限公司外,滨洲D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滨洲E贸易有限公司与Q个人账户资金往来分别高达5.36亿元和4.04亿元。
2.抽取滨洲C贸易有限公司、滨洲D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滨洲E贸易有限公司交易流水,发现上述公司通过东江地区O商贸有限公司等19家单位账户及38个个人账户间进行巨额资金频繁交易的异常现象。
(三)将资金追查结果汇总分析。
汇总资金流向结果显示,2010年1月至10月,东江地区O商贸有限公司等19家单位大量收取从海西、滨洲等地市的企业转入的资金,随后迅速将这些资金集中转入P等38个个人账户,累计金额高达450亿元。其中,转入资金超过10亿元的有28人,转入资金最大的为P个人账户,金额高达45亿元。上述450亿元资金转入38个个人账户后,迅速分散转入到近9000个账户(大部分为银行卡)。
(四)结合外围延伸调查取得资金流动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严重不符的相关证据。
审计组赴东江工商和税务部门调查,发现19家企业经营规模小,且经营状况不正常,企业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由此判断,这些单位的巨额资金流动与其经营状况严重不符,且资金集中转给个人,涉嫌非法经营地下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