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审计-银行审计(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相关知识
资源分类
存款业务审计
词条名称
非法集资线索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上海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商业银行资金异常流动中有关非法集资线索排查的产生背景和常见手法以及主要表现形式。
一、非法集资产生背景和常见手法
近年来,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十分猖獗,大案要案接连发生。此类案件往往以合法的经营销售为掩护,高息吸纳民间资金,其造成的恶劣后果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导致大量群众上当受骗,其中不乏退休职工、低收入人群和下岗职工。由于涉案金额巨大,受害者人数众多,由此导致的集体上访和聚集堵塞城市主干道等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非法集资一般意义上指向不特定出资人承诺高额利率,多以收取现金或指定账户转账形式,单笔资金量不大。资金集中后,再以更高利率贷给用款人,从而获取利差收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