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审计-银行审计(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知识方法
资源分类
表外业务审计
词条名称
银行开立信用证业务审计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上海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银行信用证业务审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银行信用证业务审计目标
银行信用证业务审计的目标,是通过检查信用证业务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揭示商业银行在办理信用证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潜在的风险和损失,促进商业银行依法经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二、信用证业务审计内容1.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检查银行信用证等担保类业务基本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等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检查岗位职责分离情况;检查信用证业务是否纳入全行统一授信授权管理,业务是否经过适当的批准和授权。
检查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执行到位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是否有违规操作形成垫款或损失,是否多次接受监管当局检查的情况。
2.财务核算是否真实完整
审查信用证业务纳入全行统一会计核算情况,是否及时登记、销记有关登记簿和表外科目并定期核对有关账簿;银行是否将各项垫款纳入表内核算和管理;各项收入是否记录在相关账户,并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反映,会计核算是否正确;检查银行财务会计报告是否恰当地披露了信用证等担保类业务账户余额或发生额等相关信息;检查保函业务垫款是否及时转入表内核算,银行有无以贷款掩盖垫款或垫款长期挂账。
3.信用证业务是否合法合规
检查银行信用证业务遵循监管部门法律法规和国际通行惯例,执行银行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情况;是否存在因违规操作、有章不循形成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
检查银行办理信用证业务时是否审查客户资信,申请人是否符合担保条件;是否对项目贸易背景进行了解。
检查信用证业务余额有无突然大幅增加等异常波动情况,是否存在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以避开授权限额的情况,是否存在关联企业通过担保类业务套取银行信用的情况。
4.信用证业务风险管理是否有效
检查银行否设立履行信用证等担保类业务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办法,并对信用证业务风险持续评估和监控,观察有无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检查银行是否采取收取保证金、抵质押等方式控制风险;是否密切关注申请人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业务是否具有真实的交易背景;是否出现由于制度不健全或者管理不到位造成重大风险和垫款,银行风险管理和经营目标是否实现。
检查有无保函业务形成的垫款,分析垫款形成的原因,查明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弄清银行应承担的责任,检查银行对各项垫款清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