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审计-税收管征审计-税款征收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常见错弊
资源分类
税款征收审计
词条名称
税务机关延缓税款征收常见错弊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长沙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税务机关在征收税款时常见的错弊,即税务机关在税款征收过程中存在延缓征收的问题,审
计部门可以通过各个步骤找出税务部门是否存在延缓征收税款问题。并查明其存在延缓征收税款问题的原因。
一、概念
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是指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法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将纳税人应纳税款组织征收入库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
二、错弊描述
由于种种原因,税务机关通常会采取一些较为隐蔽的手段达到延缓征收税款的目的。
三、审计应对方法
步骤一:完成数据采集与转换
根据审计人员的要求,地税部门计算机管理人员提供税收计会数据后,审计人员根据需要将上述数据转换为AO系统可以操作和辨认的数据。
步骤二:生成申报表、冲票表、退库表
1.生成申报表。将数据库中借方科目为“待征税收(代征其他收入)”、贷方科目为“应征税收(应征其他收入)”且“金额”为正数的数据转换生成申报表。
2.生成冲票表。将数据库中借方科目为“待征税收(代征其他收入)”、贷方科目为“应征税收(应征其他收入)”且“金额”为负数的数据转换生成冲票表。
3.生成退库表。将数据库中借方科目为“提退税金(提退其他收入)”、贷方科目为“入库税金(入库其他收入)”的数据转换生成退库表。
步骤三:分析可疑记录,确定延伸单位
方法1.将冲票表按照纳税人、税种、日期进行排序,汇总纳税人全年冲票金额,分析其中金额较大、笔数较多的单位。审计人员应关注频繁发生冲票记录且金额较大的单位,并注意冲票的当期或近期申报表中是否有相同金额和税种的申报记录,如果有,则通过冲销旧票、重新开票方式延缓征收税款的可能性较大,应将该单位列入可疑名单。
方法2.将退库表按照纳税人、税种、日期进行排序,汇总纳税人全年退库金额,分析其中金额大的单位。审计人员应关注年末或月末退库金额较大的单位,并核对退库的下期或以后申报表中是否有相同金额和税种的申报记录,如果有,则通过退库方式延缓征收税款的可能性较大,应将其列入可疑名单。
步骤四:对可疑单位进行调查,做出结论对可疑单位的申报表、应缴税金明细账以及相关的收入等进行核对,核实冲销旧票和退库记录的真实性,对是否属于地税部门延缓征收税款做出结论,并同时向地税部门取证。
四、原因分析
受税收计划、地方财政预算刚性及均衡入库等因素的影响,税收征管中普遍存在延缓征收税款的问题。
参考文献
《通过案例分析如何审计地税部门延缓征收和超征税款问题》(李晨,《审计月刊》[J],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