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审计-税收管征审计-税务稽查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知识方法
资源分类
税务稽查审计
词条名称
税务稽查审计方法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长沙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税务稽查审计的目标、审计内容和方法。审计目标为评价税务稽查部门是否依收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审计内容包括税务稽查审计程序合法性和合规性、税务稽查审计实施效益性、税务稽查内部控制调查。
一、审计目标
以促进税务机关“优化税收制度,完善税收政策,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征管机制”为总体目标,通过对税务机关税务稽查主体的法定性、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性、税务稽查行为的合法性等进行审计,评价税务稽查部门是否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征管制度以及财会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
二、审计内容及方法
(一)税务稽查审计程序合法性和合规性
通过对税务机关税务稽查主体的法定性、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性、税务稽查行为的合法性等进行审计,评价税务稽查部门是否能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征管制度以及财会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揭示稽查机构实施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违纪现象,打击偷逃税,规范其税收执法行为,促进税收征管,增强税收执法的刚性与力度,切实提高办案质量,促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二)税务稽查审计实施效益性
通过对税务稽查的过程性和结论性资料进行审查,评价税务稽查部门能否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征管制度的规定,以较小的税收稽查成本取得较好的税收稽查成果,有效实现既定的税务稽查目标,绩效性的开展税务稽查,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三)税务稽查内部控制调查
在对税务稽查部门稽查业务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应首先了解税务稽查设置了哪些内部控制措施,对其健全性、合理性进行调查。通过填写内部控制调查表,审计人员对税务稽查业务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能够进行初步评价,确定纳税申报内部控制风险水平,判断是进一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还是直接进入实质性测试。
审计人员对拟依赖的内部控制,需设计有效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进行测试,以确定相应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和有效程度。审计人员在完成内部控制测试后,要根据测试结果,对税务稽查业务内部控制的控制风险水平作出评估,必要时,调整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和范围。完成上述测试后,根据调查与测评情况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参考文献
审计署《税收审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