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审计-税收管征审计-税务登记管理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常见错弊
资源分类
税务登记管理审计
词条名称
注销税务登记常见错弊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长沙特派办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注销税务登记的概念、注销流程。通过对注销税务登记中的常见错弊的描述,即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登记注销之前,税务机关未进行税款清算,从而导致税款流失,了解了造成的原因,从而找出注销税务登记的审计应对方法。
一、概念
注销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它情形,不能继续履行纳税义务时,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终止纳税义务的税务登记管理制度。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后,该当事人不再接受原税务机关的管理。
二、注销流程
(一)对于国地税共管户,纳税人一般须先办理国税注销登记后,再到地税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二)纳税人填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表》,并到主管区局申请清缴发票和清缴税款。
(三)纳税人办理完清缴发票和清缴税款后持《注销税务登记申请表》前往主管区局或主管税务所的综合服务窗口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四)税务人员录入注销税务登记受理信息,并向纳税人发放受理回执。
(五)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注销税务稽查(核准)。
(六)纳税人凭主管税务机关实施注销税务稽查(核准)后加盖同意注销意见的《注销税务登记申请表》、原注销受理回执及税务登记证到主管区局或主管税务所的综合服务窗口办理注销核准手续。
(七)税务人员的受理纳税人的注销核准申请后,收回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正、副本并为纳税人开具《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
三、错弊描述
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登记注销之前,税务机关未进行税款清算,从而导致税款流失。
四、原因分析
在进行注销程序的具体操作时,征管部门一般只限于文书及纳税申报资料方面的审核,对资产及存货等一般不进行清算,也不进行纳税调整;而稽查部门签署意见时,由于受稽查程序限制,一般不对当事人实施注销前稽查,而只是查看当事人是否存在未执行完毕的补罚款。所以,申请注销的当事人只要申报资料中无欠税、无查补税和罚款,就可以顺利办理注销,从而造成税款的流失。
五、审计应对方法
(一)审查税务登记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制度规范、文件资料,向有关人员查询或现场调查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税务登记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用适当的方法将了解的情况描述出来,记入工作底稿。
(二)通过调阅税务机关信息系统数据管理制度,下载税务登记资料管理系统信息数据等,进行比对分析。
参考文献
审计署《税收审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