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财政改革 推动绩效管理 ——来自湖北财政审计的报告
时间:2017-09-28 文章来源:中国审计报

“十二五”以来,湖北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6万亿元增加到3.23万亿元,由全国第10位升至第7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470亿元增加到3102亿元。

财政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与加强审计监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近年来,湖北省审计厅在财政审计工作中,坚持以绩效理念引领全局,以服务财政改革为抓手,以推动绩效管理为主线,致力于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效率和效果,审出了财力、审出了财源、审出了绩效。

谋划,与改革同频共振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近年来,湖北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全面开启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新征程。

“围绕服务财政改革加强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必须担当的重要使命”,湖北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周德刚多次强调。

从过去的财政四项重点改革,到现在的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等改革事项,该厅牢牢把握财政体制改革的“脉搏”,不断深化财政审计工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来审视财政运行系统,为财政体制改革开路护航。

财政分配是财政改革的源头。早在2011年,该厅就针对审计发现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撒胡椒面”等问题,通过审计专报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对财政专项资金实行“捆绑使用”的建议。省领导对此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针对建议进行研究,抓好落实。

随着近几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统筹财政专项资金整合,该厅依托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和扶贫资金、涉农资金等审计,一头盯紧省本级专项资金分配管理部门,一头盯紧市、县具体实施单位,全方位加强审计监督,推动财政专项资金最大限度整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今年还专门组织对全省18个市县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情况进行了审计,及时揭示和反映了统筹整合资金计划落实不到位44.31亿元的问题,并通过审计工作报告向省人大、省政府反映,促进问题整改落实。

为了深入贯穿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整合使用财政资金的要求,该厅及时出台《关于切实履行审计职责大力推进财政专项统筹和扶贫资金整合的意见》,明确提出只要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资金整合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促进政策落实,有利于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加快资金分配使用,有利于推进项目实施,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审计机关坚决支持。

该意见的出台,切实打消了一些地方和单位在专项资金整合上对审计监督的顾虑,也有效指导了全省审计机关开展专项资金整合的监督。

预算体系的完整规范有序,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财政资金闲置、专项资金整合不到位等问题,表面上看是财政资金管理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则在预算体制上。

为此,该厅坚持以大视野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以及决算全部纳入审计监督范围,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同时,坚持“一竿子插到底”,从财政资金筹集、分配、管理、使用到资金绩效等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单位,实行“一条龙”审计,促进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去年,省厅60名业务骨干,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现场由被审计单位搬到了省厅大数据分析室,“集中分析、分散核查”。40天里,他们依托审计云平台,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通过对预算指标、国库支付、财务核算、决算报表及相关行业数据的关联分析,完成了对省直110个部门及所属486个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全覆盖审计,全面掌握了省级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锁定了审计延伸核查的范围和审计查找问题的发力点。部门直接使用“老账户”资金、部分税费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下转二版)(上接一版)资金在项目间混支使用、虚列会议费支出等一系列问题被精准查找出来。

焦点,提高财政资金质效

财政审计,有如一把利剑,直指财政资金管理的焦点、难点——重点资金、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情况;重点工程建设和民生项目等领域问题多发频发的症结;项目实施进展缓慢、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使用不规范的原因……从现象到原因,从个性问题到共性问题,从个别行为到体制机制性缺陷,财政审计在查处揭露问题后,展开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有针对性地促进了审计整改,服务了宏观决策。

围绕中央重大政策部署,保障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该厅连续三年组织对财政存量资金进行了审计,及时揭示和反映了部分财政存量资金盘活不力、配套资金不到位、财政资金拨付进度缓慢等问题。对专项资金下拨迟缓的问题,专门向省政府提出严格控制来年待分配资金规模,细化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完善项目库建设,加快预算评审进度的建议。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审批规程的通知》,以规范和简化资金审批流程,加快专项资金拨付执行进度。

该厅分管财政审计的副厅长刘彩霞说:“解决财政存量资金问题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主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审计监督,来唤醒‘趴窝’的财政存量,推动存量资金问题逐年解决。”

2016年,经审计认定,该省依照省级财政资金结余结转认定原则,集中对指标数据进行全面查询、计算和分析,将103亿元各类预算资金收回总预算重新安排使用。今年,对审计发现的18个市县45.63亿元财政专项资金趴在账上的问题,该厅通过审计专报向省委、省政府专题反映,引起省领导高度重视。今年7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在省财政工作的会议上,就盘活资金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各地迅速用好沉淀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强指导,如果经过提醒和指导后,资金还是超过时限趴在账上,该收回的坚决收回,同时撤销不符合规定的财政专户。

201212月,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这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审计要做‘政策督导者’和公共财政‘守护神’,把监督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问题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之中。”在2013年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湖北省审计厅党组这样明确。此后,该厅在政策落实审计、财政审计、民生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中,都将该理念贯穿于审计项目始终,沿着权力运行和决策轨迹,顺着资金链条流向,重点检查会议费、招待费、出国费和公车购置运行费等安排使用情况,揭露和查处严重铺张浪费、财政资金损失问题。同时,配合省纪委、组织部、检察院等,开展25项专项检查治理和明察暗访,亮剑审计一线,形成有效监督态势。今年,是开展湖北省省级部门决算审计的第四年,花钱越来越透明,“三公”经费支出普遍下降。63家政府部门中,56家“三公”经费减少,7家略增。其中省食药监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降幅分别达78.68%75.65%54.14%

制度问题通常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特点。坚持揭露问题与研究分析问题相结合,更加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安全预警和提高资金绩效方面的建设性作用,这已经成为全省财政审计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近年来,该厅在财政审计中始终站在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分析和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形成一批情况准、分析透、建议实的信息精品和高端产品,为省委、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和决策服务。

该厅上报的《湖北省财政资金运行态势审计分析及对策建议》《湖北省政府投资审计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分析及建议》《湖北省医保政策落实和基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及对策》等重要分析报告,多位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采纳审计建议、研究应对措施、健全机制制度。

审计的许多情况成为省委、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为省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进入领导决策圈的重要审计情况逐年增多。据了解,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就审计情况作出批示430多次。

省政府根据审计情况和建议,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国家建设项目、国有土地收益征收、住房公积金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等40多项管理制度;省直部门制定了扶贫、三峡移民、国土等专项资金管理,教育、住建、交通系统财务管理等60多项行业管理办法。通过举一反三,及时完善制度规定,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2016年,对19个县市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后,省林业厅、省财政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退耕还林有关问题清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组织开展退耕还林资金使用管理问题专项清查。

针对2016年审计发现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一期项目实施进展缓慢、10多亿中央补助资金未及时拨付使用的问题,省三峡后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实施进度的通知》,提出了加快消化专项结存资金的“四个一批”工作方案。

根据审计发现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挂网价格虚高问题,省卫计委制定了《关于湖北省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医院药品带量采购的指导意见》,并在全省开展药品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一系列相关制度规定的出台,有效加强了财政资金管理,极大提高了资金使用绩效,真正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在了刀刃上。在20163月开展的26个贫困县和8个享受片区政策县扶贫资金审计中,审计查出虚报套取、挪用及超范围使用扶贫资金1.7亿多元。当年7月,省审计厅派出专班对整改情况进行了回访、督促和检查核实。跟踪审计结果表明,各地跟踪追还挤占挪用和下拨滞留资金8.8亿元,占应整改纠正问题的50%多。

保障性安居工程、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一系列民生政策出台,审计及时跟进,做好政策执行跟踪审计,保障“民生优先、富民惠民”。

2017年上半年,扶贫资金审计查出问题基本整改到位。通过不间断的跟踪审计和整改,促进全省各地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财政扶贫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脱贫成效更加明显。2016年实际完成脱贫85.91万人,出列858个重点贫困村,分别占计划数的110%106%

省扶贫办的负责同志介绍说:“省审计厅在审计资金项目的同时,对贫困人口的精准性也进行了核实,解决了几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回头看’都没解决的问题。‘审钱’与‘审人’并举,审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真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连续多年跟踪审计的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直接危及民生和社会稳定。为提高安居工程效益、推动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省人大对审计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省委、省政府督办组多次现场督改,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狠抓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建设工作,在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投资和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棚户区改造开工38.45万套,基本建成35.11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44万户,分别占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的98.31%171%92.29%。如果说预算执行审计是直指八项规定落实的“正风利剑”,那么财政政策跟踪审计则是助力民生企业的“尚方宝剑”。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将审计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让‘政策审计’成为‘常态’。”省厅财政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常态’就是今年做,明年还会做,这个季度要做,下个季度也要做,切实消除政策执行中的‘肠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政策审计直指公共财政资金绩效。工伤生育保障待遇审批、小额担保贷款审批等累计549个行政审批事项未及时清理取消、部分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挤占挪用民生资金等各类问题被揭示出来,一项一项被整改落实。

绩效,来自持续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审计理念的指导下,湖北省审计厅结合实际,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审计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富有湖北特色的审计路子。创新,赢得了绩效,推动了发展。

审计部门一向人少任务重,财政经费覆盖面那么广,怎样才能审深审透又有效率?中国审计的出路关键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湖北省审计厅顺势前行,以省市县三级网络为载体,尝试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去探索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路子,推进省直部门预算审计全覆盖。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因其数字化基础,恰好成为大数据审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突破口一打开,道路越走越宽阔。该厅副巡视员、财政处处长张文慧向笔者出示了一组数据:13年审计省直单位33个,14年审计40个,15年审计106个单位,16年审计110个一级部门及所属687个二、三级单位。他说:“从2015年起,我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一级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全覆盖为推动财政绩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我们对省直部门预算执行由局部反映转变为全面回答,由单一反映问题转变为集中整体揭示,对从体制机制更高层面解决问题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财政审计监督的全面深入,带来的是省直部门预算执行的规范性。省直各部门不断增强预算主体责任意识,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入手,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在预算执行中严格按照预算程序,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健全预算执行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大了预算执行力度。

审计整改是打开科学管理之门的钥匙,也是促进财政资金绩效最大化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湖北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不断完善制度机制,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人大监督、纪检监察跟进、部门联动、审计跟踪”的审计整改问责工作格局。

2016121日,参加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常委会委员们发现,自己的座位上多了一个小屏幕。这个小屏幕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满意度测评系统。这是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的新动向,不仅要对审计整改报告进行审议,还要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这是对“屡审屡犯、避重就轻、敷衍拖延”的 “整改综合征”下的一剂“猛药”。

“加强预算执行审计监督,通俗点说,就是替百姓看管好‘钱袋子’。”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友明表示,“从2014年针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专题询问,到2015年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部门同步报告机制,再到2016年的满意度测评,人大监督整改力度逐年增强。”

今年,湖北省首次以政府文件形式部署整改工作。省政府通过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专项督查、清理整顿、限期整改并报告结果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如针对种粮补贴资金、医疗保险基金、中职学校国家资助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审计发现的问题,省政府先后4次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省直部门先后6次对本行业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改督办,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绩效,推动了问题整改和制度机制的完善。政府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重视不言而喻。

有人大的强力监督,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审计机关同时也在持续发力——省审计厅建立和完善了边审边改、跟踪回访制度,坚持发现问题与整改同步,做到“审、帮、促”并举,力争审计一个单位、督促整改一个单位、促进规范一个行业。

针对全省审计机关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审计资源分散与整合利用不够等矛盾和问题,湖北审计厅树立“一盘棋”理念,提出了统筹全省审计发展的思路,发挥了强大的聚合效应。

近年来,湖北审计厅全面整合各级审计力量,着力关注重要政策、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集中反映政策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13年,组织对69个市县扶持中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落实、19个县(市)支持企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审计;2014年,组织对30个市县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政策开展审计;2015年,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2016年,统筹全省审计力量对19个县市重点建设项目和简政放权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2017年,对18个市县统筹使用财政资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17个市县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开展审计调查;连续5年对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进行跟踪审计……

“统一指挥、整体联动,上下一盘棋”的大型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已经在湖北运行了多年。每一个大型审计项目都会成立由厅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将审计项目纳入全省统一组织项目计划,分解到市级审计机关,协调行动。打破审计机关内部业务部门、机关与基层界限,在全省审计系统内统一调度人、财、物资源,统一培训,并注重审计组内部的优化组合,统筹上了规模,也出了效果。这五年,全省统一组织了40多个大型项目审计。

铁肩担道义,责任铸辉煌。荆楚大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湖北审计干部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勇担重责、勇往直前,当好公共财政卫士,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为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刘明亮 李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