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探索创新 推动农业与扶贫审计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署农业与扶贫审计工作回顾
时间:2017-11-15 文章来源:中国审计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署农业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持续加大扶贫审计监督力度,着力推动扶贫审计全覆盖,不断加强农林水专项资金、粮食专项资金审计,着力推动涉农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在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保障财政涉农扶贫专项资金安全绩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大扶贫审计监督力度,推动扶贫审计全覆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201511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审计署高度重视,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审计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的意见》和《“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等文件,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审计的工作原则、审计重点、工作要求等作出部署。持续加大扶贫审计监督力度,除统一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开展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外,还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地方财政收支审计、地方省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中,关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安全绩效有关情况。

  审计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严格资金管理、加强审计监督的指示精神,按署党组要求,沿着“政策”、“资金”两条主线,突出“精准、安全、绩效”三个重点,灵活运用大数据审计方法,着力查处严重危害扶贫资金安全、损害贫困群众利益、影响扶贫资金绩效和脱贫效果的问题,以及脱贫攻坚中的不实不准问题、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不到位等机制体制问题,在维护和保障扶贫资金安全绩效,推动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推动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以来,中西部有国家级贫困县的22个省的省、市、县级审计机关通过组织实施扶贫专项资金审计、扶贫办主任经济责任审计、扶贫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扶贫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等方式对当地扶贫资金项目开展了审计,共抽查扶贫资金1733.74亿元,发现各类问题金额480.24亿元,依法移送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等问题线索584件。同时,审计署及省级审计机关通过组织上下审、交叉审等多种方式开展扶贫审计,覆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含片区县)590个和其他有扶贫任务的经济薄弱县989个。

  截至20179月,审计署先后统一组织审计了24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含片区县),累计投入审计人员1300多名,共抽查扶贫资金458.72亿元,涉及1580个乡镇、5255个行政村,入户走访1.66万个贫困家庭,发现各类问题金额63.44亿元,依法移送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等问题线索141件。审计结果受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社会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对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及推动政策落实的成效进行了报道。

  对扶贫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在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的同时,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通过公开促进整改和相关责任人员问责,保持扶贫审计监督高压态势。截至20179月底,追回或盘活扶贫资金186.1亿元,让2280名相关责任人受到相关问责处理,促进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或完善规章制度1545项。从审计的总体情况看,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断规范。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闲置浪费等问题金额占抽查资金的比例,从2013年审计时的36.3%下降到2016年审计时的25.8%2017年审计时降至7.93%

  强化专项资金审计,推动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助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扶持农业发展,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确保中央重大政策落到实处,紧紧围绕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三农”大政方针,先后组织开展了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粮食专项资金审计、涉农水利资金审计、农业部预算执行审计等,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促进财政资金安全,进一步规范涉农资金管理,提升使用效率,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农林水事务专项资金审计,查出涉农资金被骗取套取、损失浪费或管理不规范等各类问题金额123.99亿元,移送案件线索54件。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审计结果,积极整改,截至20175月底,通过追缴、盘活资金,加强管理,挽回或避免损失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51.19亿元,严肃追责问责271人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70项。在审计的推动下,2016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这是涉农、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式上的重大改革和探索。特别是在2017年初的专项资金审计中,首次开展了绩效审计,对18个省的涉农水利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进行了评价,反映了有关部门和地区在涉农水利资金和项目分配中未执行绩效评价制度,或绩效评价流于形式,影响资金科学分配和绩效管理的问题,报送的绩效报告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

  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种粮农民利益,20169月,组织对9个省的粮食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在关注财政资金安全、绩效的同时,重点关注农民卖粮难、收储压制压价损害农民利益、收储制度运行不畅等问题,发现问题金额3.39亿元,提出了完善粮食收储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国家粮食局等部门根据审计建议完善了相关政策,有力推动了粮食收储的相关改革。同时,在近两年的稳增长审计中,重点关注农产品库存积压问题,通过审计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促进过剩农产品实现“去库存”;关注农产品价格偏高问题,通过审计推动简政放权,减少不合理收费,监督市场不规范行为,促进价格偏高农产品实现“降成本”。

  加强对地方审计机关的引领和指导,树立大数据审计新理念

  农业资金面广、链长、点多、量小,要做到审计监督全覆盖必须动员全国各级审计力量,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为此,以扶贫审计项目为依托,通过提前下达项目规划、工作制度等,积极发挥对地方审计机关业务引领和指导作用。为提高审计效率和覆盖面,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方法,加大对各部门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力度,加强财政支出、涉农和扶贫资金补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民政教育和医疗、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等数据的采集,系统关联分析数据,锁定审计重点和延伸对象。为提升地方审计机关农业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连续两年举办农业审计培训班,着重讲解政策、推广计算机审计方法、交流经验。目前,在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方法在扶贫审计中也得到普遍运用,扶贫审计效能明显提升。2016年,还面向全国审计机关征集农业扶贫审计案例,加强对农业审计工作的总结的同时,也为地方审计机关提供了展示风采、交流经验的平台。(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