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焦点 > 大病保险全覆盖
因病致贫比率大 委员建议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实施健康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 2016-08-12 来源:法制日报

  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标志着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贫困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我国“因病致贫”类型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据国务院扶贫办摸底调查显示,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比例高达42%。

  在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杨云彦看来,因病致贫的原因大致可分为经济因素和健康因素,因大病致贫,是当前因病致贫最重要和直接的原因。综合起来看,在“因病致贫”的人群中,看病支出负担是一方面,更突出的问题往往是劳动能力受损所致,因为劳动力的损伤导致个人和家庭获得收入的能力下降,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具有长期的效应,将进一步导致其家庭发展能力受损,使其陷入“因病致贫”与“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之中。

  杨云彦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需要多部门的有机配合、共同努力,完善大病保险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积极推进分级诊疗,改革支付制度,降低患者医护成本;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

  杨云彦建议,有针对性地完善大病保险制度,织牢应对大病的保障网。完善重大疾病保险:从疾病病种与疾病费用两个要素确定重大疾病保险的范畴,提高大病保险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对于“因病致贫”的脆弱群体(如老年人、贫困和低收入家庭、贫困地区居民等)实施精准管理。

  针对过度诊疗和医疗成本过高的趋势,杨云彦认为,一方面要改革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向按病种付费、按总额付费等预付制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以“医联体”等形式在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和分工合作机制。

  杨云彦同时提出,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或医生的签约服务模式,并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对贫困户实施一对一的健康精准扶贫。加强慢病管理,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通过强化信息化建设,把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有效进行互联共享,通过大数据服务对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进行预警监测,有效做好化解环节贫困的工作。

  此外,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工作,把治病和防病结合起来,把健康事业和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把家庭发展与社会共建共享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开展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消除“因病致贫”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