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编制与批复审计
词条类别
审计相关知识
资源分类
部门预算编制与批复审计
词条名称
部门预算编制与批复流程
时 间
2016-03-31
作 者
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青岛审计局课题组
词条摘要
本词条介绍了部门预算编制与批复流程,以及部门预算和批复的流程中各阶段相关内容。
一、概念
部门预算编制与批复流程,是指在部门在预算编制与批复中采取的方式,目前部门预算编制程序实行“二上二下”的基本流程。
二、内容
为了严格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编制与批复执行“两上两下”程序:基层预算单位和一级预算单位编制并汇总预算后“一上”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下达“一下”控制数;预算单位按照预算控制数调整预算编制后“二上”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并提交本级人大批准后“二下”批复部门预算。
三、业务流程
部门预算编制与批复业务的流程包括准备、“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五个阶段,如图2-1、2-2所示。
(一)准备阶段。在对以前年度本部门和所属预算单位的收支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下一年度本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计划、任务以及事业发展规划,对下一年度本部门的总体收支规模进行初步预测,组织业务部门提出下年度预算支出重点,提交部门党组审定;部门各单位根据国家政策和预算支出重点,提出职责范围内年度预算支出重点的建议和所管理项目申报和排序建议。
(二)“一上”阶段。财政部门正式布置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后,部门财务相关负责人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布置所属预算单位编制预算。所属预算单位对项目支出预算按照上级部门确定的已经列入项目库的项目编制。部门财务相关负责人收到所属预算单位“一上”预算后,会同业务相关负责人审核汇总形成部门“一上”预算,在报经部门党组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财政部门。
(三)“一下”阶段。部门财务根据财政审核的年度部门预算控制数,在与业务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预算支出重点综合平衡后,提出各所属预算单位预算控制数分解方案,报经部门党组审批后,下达到各所属预算单位。
(四)“二上”阶段。各所属预算单位根据“一下”控制指标编制“二上”预算逐级上报;部门财务会同有关业务对所属单位“二上”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形成上报财政部门的“二上”预算(草案),经规定的审批程序后,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财政部门。
(五)“二下”阶段。在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后,部门财务应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组织部门预算批复工作,起草统一的部门预算批复文件和预算批复表格,在15日内批复所属预算单位预算。
图2-1部门预算编制批复操作流程图(一上一下)图2-2部门预算编制批复操作流程图(二上二下)
四、控制环节
在预算编制与批复的流程中,有以下几个控制环节需要注意:
1.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是否严格执行了二上二下的基本流程?
2.对部门每次上报财政部预算或重大问题是否设立逐级审核制度和重要讨论内容的会议纪录制度?
3.是否将编制的本年度预算需求与本单位发展计划以及国家政策相核对?
4.是否依据上一年或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编制本年度预算?
5.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一上”基础数据和各项预算申报数据是否进行了审核?
6.财务部门是否及时将财政部下达的“一下”预算控制数结合本单位情况及时细化,下达到所属各单位?
7.部门财务会同有关业务是否对各单位上报的“二上”预算对照控制数进行审核汇总,并及时上报财政部?
8.部门是否在在财政部批复部门预算15日内批复所属单位预算?
9.部门是否按照财政部批复的科目和金额足额批复所属单位预算?
参考文献
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