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领域多管齐下,是强化政府履职尽责的监督机制、是调节社会公平公正的杠杆、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利器、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工具,更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化制度改革的有效手段[1]。
而资源环境审计作为近年来对传统审计进行“绿化”的成果,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前提,基于对环境会计信息的考察,履行国家为主体的环境责任。尽管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起步较晚,涉及内容广泛而复杂,不同执行主体对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也不相同,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仍在对其定义、边界范畴和审计方法进行探讨。但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已经开始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它是环保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保护屏。在我国环保资金的来源中,政府投资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且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等环节较多,这些资金往往存在被偷漏拖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的风险。环保资金审计能够促进有关单位和部门用好、管好环保专项资金,确保其征收完整、使用合规。
其次,它是环保政策措施得以有效落实和实施的保障机。通过“节能减排”、“废物管理”、“清洁生产”等专项审计调查,对资源环境政府部门资源环境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从投资是否充足、责任是否履行、措施是否执行、监管是否到位等多方面进行审计,重点调查国家资源环保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资源环保政策尤其是相关经济政策运用的实际效果。比如,对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等,对我国确保耕地18亿亩红线不突破及加强水环境保护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再次,它是建立健全我国资源环保制度的参考坐标。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但很多地方政府“重GDP、轻环保”的现况仍然非常严峻,地方政府不把环境保护的目标、责任、措施纳入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中,生产企业也漠视自身的环境责任,实施清洁生产和达标排放的积极性不高[2]。以环境审计为切入点,发现现有环境法律在实际执行中的盲点,帮助建立有效的环境法规和措施。例如,通过对环境资源成本核算情况的审计,为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资源环境管理系统有效性的审计,为建立我国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打下扎实基础。
最后,它是提高社会各界环境保护意识的催化剂。通过对重大环保项目和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督促相关管理部门对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所造成环境影响的审计,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感,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重长远发展;通过对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的惩治和曝光、宣传环境审计的力度和成果,让广大民众看到国家环境审计的力量,从而树立起对环境审计的信心,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3]。
在肯定资源环境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事,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资源环境审计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资源环境审计具有其特殊性:(1)学科交叉性:涉及环境学、生态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2)需求多样性:既要在宏观层面解剖国家环保战略的合理性,又要在微观层面解读当前环保法规的可操作性;(3)方法灵活性[4]:不同审计阶段适用不同的审计方法,需要灵活的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结合、将各种数学方法、管理方法进行融合和创新。今后的资源环境审计在很多方面仍要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挖掘,加强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投资等传统审计业务相结合的整体格局,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运用等。(丰满)
参考文献:
[1] 柯金龙,严和清,周红兵.浅论国家审计在政府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湖北省审计厅审计论坛.
[2] 闫蕾 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战略思考[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6:54-60;
[3] 张黎 无锡环境审计的实践与思考[J]. 江南论坛,2010,4:51-52;
[4] 李蕴洁. 浅析资源环境审计的查证方法[J]. 云南金融经济大学学报,2009,25(3):104-107;
(责任编辑:周鑫、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