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销往砖瓦土窑当燃料,浓烟污染威胁数万居民健康
在广东汕尾陆丰市通往陆河县的省道S240上(陆丰市河东镇路段),沿途有上千条砖瓦窑日夜生产作业,浓烟四起,燃烧洋垃圾的恶臭气味熏人,周边四五万名居民无法忍受如此环境污染,叫苦不迭。然而,当地国土、环保、工商等相关职部门却能够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陆丰市河东镇后坎管区(二村、三村、四村、五村)、欧厝管区(后埔“鼎鉴埔”)、高田管区等地方,集中了多家大型砖瓦窑厂,排出恶臭浓烟的烟囱多则二十条,少则几条,日夜排放。主要非法经营生产砖瓦土窑的私人老板分别是:后坎管区郑俊满;后坎管区新乡郑朝波、郑权(父子)经营二十多年的砖瓦土窑,规模面积几百平方米,六条窑(烟囱);五村“桥仔头”沈少言,四条窑(烟囱);欧厝管区(后埔“鼎鉴埔”)老板张建华。
高田管区多家砖瓦土窑所有租金被村干部贪污:卖掉耕地、村菜市场的25万、“大队砖瓦土窑”45万,以及十年来瓦窑。三村耕地“新围宫”300平方米也被卖给其他村的村民。
高田村“四人帮”余永强、余双如、余振利、余振童。村主任余永强领头人欺行霸市利用行政手段骗取村民私窑,十年前三十几条瓦窑、两条砖厂,其中15条瓦窑是私人窑。高田村“四人帮”从私人手里夺取后归自己所有,组建所谓的四人帮,由四个股东形成,开始了他的瓦窑生意,利用职权经营瓦窑十年。烧制砖瓦所有燃料是轮胎、进口旧布、旧服装、煤炭,对空气污染特别严重。
在河东镇辖区范围内,就有非法生产粘土红砖厂就有十五个之多。
这些非法生产经营的砖瓦土窑厂曾一度取得陆丰市工商部门发出经营许可证。当地不少村民认为,这种工商部门发出经营许可实质上是一种收受保护费的行为。正是,某些部门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粪土,上述非法经营生产的砖瓦土窑日夜生产不停歇。
在这片地方的砖瓦土窑多是村落的在耕农田周边,就地取材,严重破坏农田。成片的农田被挖成坑,甚至变成鱼塘。据了解,这些砖瓦土窑生产砖瓦对土质量要求非常之高,只有在耕的农田才能做出好的砖瓦。
上千条砖瓦土窑(烟囱)侵占破坏在耕农田速度非常惊人,按照近二十年来时间段来计算,保守数据在一两千亩。
这些砖瓦窑厂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非法砖瓦。这些非法砖瓦土窑不仅大胆破坏在耕农田,还成为了陆丰市走私旧服装“洋垃圾”的销售地方。陆丰市打击走私旧服装、废旧车辆胎等“洋垃圾”,竟然没有依法依规进行销毁,成为这些非法砖瓦土窑“燃料”。
众所周知,废旧服装、废旧汽车轮胎被称为“黑色污染”,在燃烧过程中,不仅排放大量的烟尘,还产生苯系物、硫化物、强致癌物以及其他许多有机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砖瓦窑生产期间,每条烟囱黑烟滚滚,气味熏人,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对村民健康危害可想而知。作为一名干部参与经营如此对子孙后代身心环境危害的行业,令人发指。
使用废旧服装、破旧车轮胎“洋垃圾”在这些非法砖瓦土窑进行焚烧,产生恶臭浓烟,早已让周边村民忍无可忍。而当地政府部门却视而不见。
巨大利益诱惑,让非法砖瓦土窑老板大胆掠夺国家资源。每条砖瓦土窑(烟囱)一年破坏在耕地农田土地约两亩,纯利润收入四十万元。如此计算,每个砖瓦土窑厂年纯利润收入保持在五六百万元以上。
上千条非法砖瓦土窑(烟囱)日夜作业生产,不交税不交租,到底是谁为其充当保护伞呢?这些砖瓦土窑(烟囱)包围不止是威胁周边村民健康和生存,河东镇政府(距离三四百米)、河东中心小学(距离一百米)、河东中学(距离三五百米)等均在污染范围内。那么,河东镇政府,及陆丰市相关职能部门为何置之不理呢?是不是有关人员渎职、失职?
有周边村民反映,河东镇委书记郑桂林上任以来长期以来收受某些非法砖瓦土窑老板的“好处费”。村民们多次反映问题到镇政府,镇府始终置之不理。
根据《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村民希望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关闭陆丰市河东镇后坎管区附近上非法在农用地取土千条非法砖瓦土窑(烟囱)。当地政府理应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破坏在耕地农田、污染环境的不法分子,早日还当地村民一个安全、健康的生存环境。
投诉对象信息投诉对象:汕尾陆丰市非法砖瓦窑环境污染问题投诉对象地址:汕尾市陆丰市河东镇后坎管区
办理结果经查,网友反映的大多砖厂已经营多年,均未办理环评手续,生产工艺落后,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落后的产能企业。当地环保部门已上报市政府要求对违法砖厂予以关闭取缔。谢谢您的意见。相关附件:6.JPG11.JPG2.JPG2.JPG7.JPG
(责任编辑:周鑫、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