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8月 12日 下午 14时,国家防总、水利部召开当前防汛抗旱新闻通气会。 水利部办公厅巡视员陈茂山,国家防办督察专员、新闻发言人束庆鹏,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周文凤,通报当前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茂山 :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水利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首先,感谢各位记者一直以来对水利工作、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大家采写了大量宣传报道,为水利工作赢得了良好舆论氛围,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当前,我国正处于 “七下八上 ”主汛期。今年入汛以来,强台风接连在我国登陆,一些中小河流发生较大洪水,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旱情,这些情况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的新闻通气会邀请到国家防办督察专员、新闻发言人束庆鹏为大家介绍当前我国防汛抗旱工作总体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参加今天新闻通气会的有防办的束庆鹏督察专员、新闻宣传中心周文凤副主任,以及办公厅宣传信息处、防办技术信息处、新闻宣传中心新闻处的同志。下面请束庆鹏督察专员通报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情况。
束庆鹏 :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我向大家通报一下当前的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束庆鹏 :
一、当前汛情旱情灾情。入汛以来,全国降雨总量接近常年略偏少,但分布不均。大江大河汛情总体平稳,部分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强台风接踵登陆我国,严重影响华南、西南和江南等地。全国洪涝灾情与常年同期相比总体偏轻,但局部山洪、泥石流、滑坡和城市内涝等灾害多发,华南、江南和西南部分地区受灾区域集中,一些防洪基础薄弱的山丘和农村地区受灾严重。黄淮、江淮、长江上中游和华北、西北、东北部分地区先后出现阶段性高温伏旱,部分地区因旱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十分突出。全国汛情旱情灾情总体上呈现出五个特点:
束庆鹏 :
一是降雨总量接近常年,但分布不均。入汛以来,全国平均累计降雨量 329毫米,接近常年同期( 338毫米),其中太湖流域偏多 12%,珠江流域偏多 3%;淮河流域偏少 23%,海河流域偏少 21%,黄河流域偏少 6%,松花江辽河流域偏少 6%,长江流域偏少 1%。江南、华南、西南和东北、华北地区先后出现 20多次强降雨过程,雨区覆盖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 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发生在 7月 11日~ 16日,累计降雨量超过 50、 100毫米的雨区面积达到 116万和 39万平方公里。 7月 18日,受超强台风 “威马逊 ”影响,海南白沙 24小时降雨量 602毫米,为今年日雨量之最。此外, 6月 1日~ 7月 30日,黄淮大部、华北东部、陕西中南部、甘肃东部、湖北大部等地降水量偏少 2成以上。河南大部偏少 5成以上,全省平均降水量 9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 6成,为 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束庆鹏 :
二是大江大河汛情平稳,部分中小河流洪水量级大。入汛以来,全国七大江河主要控制站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来水量除松花江偏多 2成以外,其他大部江河来水总体偏少,其中淮河上中游偏少 6~ 7成。入汛以来,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 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70多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洪水, 30多条河流发生超过保证水位洪水, 20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实测记录洪水。其中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发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大洪水,洞庭湖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珠江流域北江发生超过 10年一遇较大洪水,钱塘江和长江上游乌江发生超过保证水位洪水。
束庆鹏 :
三是台风生成频繁,登陆强度大。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已生成 13个热带气旋,有 3个登陆我国,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少 0.3个。 6月 15日,第 7号台风 “海贝思 ”首次登陆我国,比多年平均首次登陆日( 6月 26日)提前 11天。第 9号超强台风 “威马逊 ”和第 10号强台风 “麦德姆 ”均三次登陆我国,其中 “威马逊 ”是 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的最强台风, “麦德姆 ”北上深入内陆,影响范围达 10个省份。
束庆鹏 :
四是旱情总体偏轻,局地人饮困难突出。受高温少雨影响,江淮、黄淮、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发生高温伏旱。近期的降雨过程对缓解西南南部、西北东南部、江淮和黄淮部分地区旱情十分有利,江苏、安徽、陕西等省旱情基本解除,东北西部旱情露头并有所发展。截至 8月 12日统计,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 6589万亩(多年同期平均值 1.2亿亩),有 235万人、 25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平均值 1011万人、 722万头)。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因旱人畜饮水困难数量等主要旱情指标均低于多年同期均值,但是局部地区人饮困难突出。受旱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淮、华北和西北等地,河南、内蒙古、河北、湖北、辽宁、甘肃等省区受旱面积和人饮困难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 80%。
束庆鹏 :
五是洪涝灾情总体偏轻,受灾区域相对集中。截至 8月 12日统计,全国有 28个省(区、市) 5027万人遭受洪涝灾害,因灾死亡 311人,失踪 88人,紧急转移安置 426.1万人,农作物受灾 4719千公顷,倒塌房屋 14.6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 1078亿元。与 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口数量偏少 5成,农作物受灾面积偏少 4成, 死亡人口偏少 6成,倒塌房屋数量偏少 8成。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江南和华南部分地区,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福建、云南、广西、海南等 8省(自治区)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全国总数的 9成。
束庆鹏 :
二、国家防总水利部防汛抗旱主要工作和措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和抗旱减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4月 1日、 7月 21日和 8月 6日,汪洋副总理先后三次主持召开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多次主持会商,分析研判汛情旱情形势,安排部署防御措施,防汛抗旱减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扎实开展,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明显减少,城乡饮水安全基本得到有效保障,夏粮收成再创历史新高,秋粮长势总体良好。
束庆鹏 :
1 、全力抗旱减灾,保障人饮安全。针对今年春旱、夏旱阶段性和地域性明显的特点,国家防总加强监测预报,及时会商分析,科学调度各类水源工程,组织旱区全力抗旱,先后派出 16个工作组赴河南、新疆、内蒙古、山东等重旱区加强指导,中央财政累计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 5.6亿元,支持地方抗旱减灾。国家防总、水利部会同财政部下达了《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 2014年建设任务和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100亿元,用于小型水库、抗旱应急备用井和引调提水工程建设,水利部与各省签订了责任书,全面启动实施抗旱规划,着力提升地方抗旱能力。
束庆鹏 :
旱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全力以赴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抗旱减灾。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四省(区)启动抗旱 Ⅲ级应急响应,陕西、湖北两省启动抗旱 Ⅳ级应急响应。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 8月 5日主持召开全省抗旱工作会议,部署当前抗旱工作。省防指先后 4次发出通知,调度昭平台水库向白龟山水库补水 2062万立方米,并在国家防总的统一协调下,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向白龟山水库调水,同时组织开展沙河沿岸打井、洗井和从燕山水库调水等工作。据统计,入夏以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湖北、四川、甘肃等省(区)共投入抗旱劳力 912万人,临时解决 168万人饮水困难,完成抗旱浇灌面积 1.7亿亩次。
束庆鹏 :
在抗御夏伏旱过程中,旱区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利用自身设备、技术和人员优势,全力开展拉水送水、流动扩浇、设备维修、应急打井等服务,帮助旱区群众抗旱灌溉、缓解饮水困难。河南省抗旱服务队开通抗旱服务热线电话,作出了 “群众抗旱有困难,请找抗旱服务队 ”的承诺,全省 80多支抗旱服务队主动出击,为群众提供送水、打井和找水服务。内蒙古自治区 87支县级抗旱服务队利用 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资金购置的抗旱设备,为牧民新打机电井 760多眼,维修改造机电井 3800多眼,临时解决了 3万人、 1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湖北省 52支旱区县级抗旱服务队先后出动抗旱人员 1700人次,携带机具设备 1520台套,完成抗旱灌溉农田 30万亩,解决了 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据统计,入夏以来,旱区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已累计投入抗旱人员 2.8万人次、抗旱设备 5万台次、拉水车 3万辆次,累计应急打井 1.3万眼,维修、租赁抗旱设备 10万台套,拉水送水 8万余吨,完成抗旱浇灌面积 1000多万亩,临时解决了 20多万人的因旱饮水困难。
束庆鹏 :
2 、加强科学调度,发挥工程效益。国家防总、水利部以及地方各级防指科学分析雨情、水情和工情,加强预测预报和会商分析,统筹上下游、兼顾左右岸,精心调度各类防洪和水源工程,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针对南四湖水位不断下降的严峻局面和河南平顶山市供水危机,国家防总组织编制了 2014年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和向河南平顶山市应急调水方案,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向南四湖和平顶山市应急调水,向南四湖应急调水 8000万立方米,向平顶山市调水 2000万立方米,缓解南四湖生态危机和平顶山市城市供水紧张局面。 12日 8时,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蔺家坝泵站流量 53立方米每秒,累计调水 2540万立方米,抬升南四湖微山岛水位至 31.03米,较调水前( 5日)上涨 0.17米,距离生态水位仅剩 0.02米;丹江口水库向平顶山市应急调水起始站陶岔站流量为 6.87立方米每秒,已累计调水 200万立方米进入中线干渠。入夏以来( 6月 1日),黄河小浪底水库、长江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分别向下游地区补水 57亿、 1311亿和 31亿立方米。
束庆鹏 :
在防汛工作中,太湖防总和浙江防指科学调度新安江水库,拦蓄钱塘江超保证水位洪水总量 8.9亿立方米,最大削峰率达 94%,降低下游水位 0.5米。长江防总科学调度长江上游水库群拦蓄洪水,有效减轻了中下游和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湖南省防指科学调度五强溪水库,削减沅江洪峰流量 40%,拦蓄洪水总量 6亿多立方米,降低沅江干流下游水位 0.8米。
束庆鹏 :
3 、细化责任落实,强化督查检查。 4月 1日,国家防总通报了全国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重点防洪城市的地方政府防汛行政责任人和各地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4月 23日,国家防总召开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对水库防洪保安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每次强降雨过程前,国家防总均对相关地区的防汛责任人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加强指导,及时通报,确保防汛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各地根据事权划分和管理权限,结合实际情况,逐级落实江河、水库、蓄滞洪区、城市等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管护责任人,并将责任制贯穿到防灾建设、汛前准备、队伍组织、物资储备、工程调度、抢险救灾等各个环节。广东省政府严格执行汛期地方政府行政责任人的三防责任制,省防指每天视频连线抽查各地领导在岗情况,并派出督导组按照 “四不两直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开展明督暗访,查找责任落实的薄弱环节。湖南省防指今年两次启动督察机制,派出四个工作组,对 10个市州的防汛重点工作进行 20天的专项督查。
束庆鹏 :
4 、修订方案预案,提升决策水平。根据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和国家防总全体会议的要求,重点完善防御洪涝、台风、山洪等各类灾害叠加的方案预案,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适应防汛抗旱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国家防总修订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工作制度》《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组织制订了《黄河防御洪水方案》《长江防御洪水方案》,修订了《 2014年度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汉江洪水与水量调度方案》《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批复了《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 2014年汛期调度运用方案》《太湖流域 2014年水量调度计划》,并启动了黄河、淮河、海河等江河水量应急调度预案的编制工作。
束庆鹏 :
5 、预置队伍物资,强化保障能力。汛前,中央 6亿元、地方 110亿元防汛抗旱储备物资以及 103支重点机动抢险队、 19支解放军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队伍和 1万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全部部署到各重要防汛抗旱区域。入汛后,国家防办抓紧完成中央仓库调出物资返还和补充工作,提前组织完成 1亿元中央物资储备的采购和入库。按照国家防总一次会议要求,与总参作战部、武警总部开展了军地抗洪抢险对接工作。武警部队首次组织了包括抗洪救灾科目的警地水、陆、空立体抗灾联训联演。有关省区根据汛情预测情况,采取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防汛物资下沉到基层等措施,为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广东省组织驻粤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和专业抢险队伍 3.09万人,在灾害易发区域提前驻守布防,全省每个乡镇都配置了橡皮艇、救生衣等防汛物资。辽宁省在 34个县(市)、 365个乡镇分别储备了 18100件救生衣和 80套救生绳索抛投器,提高基层自救能力。
束庆鹏 :
6 、超前安排部署,及时发布预警。在防汛抗旱的紧要关头和关键时刻,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坐镇国家防总指挥中心,先后多次主持召开防汛抗旱防台风异地视频会议和会商会,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分析研判汛情旱情形势,安排部署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国家防总提前一个月开始汛期 24小时应急值守,气象、海洋、水文部门加强监测力量,加密测报频次,滚动预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今年以来共编发防汛抗旱简报 170多期,编发水情预测预报信息 100多期。 “威马逊 ”登陆期间,水雨情信息加密至每小时一报。各地防指通过预警平台、网络短信、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提前发布暴雨预警信息,有序应对突发强降雨。其中利用已建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平台发布预警信息 3万多次,紧急转移 100多万人次,避免了重大群死群伤事件。海南、广东两省防范 “威马逊 ”分别向社会发布预警短信 2000万条和 3000万条。湖南省入汛以来共发送预警短信 61.3万条,启动预警广播 4.7万次。
束庆鹏 :
7 、及时启动响应,强化指导支持。入汛以来国家防总启动 8次防汛应急响应,其中 Ⅱ级应急响应 1次, Ⅲ级应急响应 3次, Ⅳ级应急响应 4次,发出 40多个紧急通知和调令,累计派出 100多个工作组、督查组和专家组。防范超强台风 “威马逊 ”期间,国家防总先后 6次召开会商会,连续发出 4个紧急通知强化部署。在抗洪抢险关键时刻向广东灾区调拨 40艘防汛冲锋舟。云南鲁甸 6.5级地震发生后,国家防总、水利部成立由陈雷部长任组长的水利抗震救灾协调组,派出由刘宁副部长带队的 4个工作组和专家组,协助指导震区开展水利设施震损情况排查、震损水库应急排险处置、红石岩堰塞湖应急监测和排险除险、应急供水能力恢复等工作,从中央防汛物资仓库调运水泵、冲锋舟、发电机等防汛抢险物资,支持云南开展水利抗震救灾工作。中央财政累计下达防汛抗旱经费 20多亿元,支持各地开展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工作。各流域防总和地方各级防指按照国家防总安排部署,先后启动 50多次防汛抗旱应急响应,累计派出 660多个工作组、督查组和专家组。
束庆鹏 :
8 、强化转移避险,确保生命安全。今年以来全国共计紧急转移洪水威胁区群众 426.1万人次,解救被洪水围困人员 62.2万人次。广东、福建两省防御热带风暴 “海贝思 ”共计组织 2.4万艘渔船回港避风、 3.5万海上作业人员安全上岸,紧急转移群众 7.5万人,实现了零伤亡。防范第 9号超强台风 “威马逊 ”,海南、广东、广西三省(自治区)共计组织 6.8万艘船只回港避风,紧急转移群众 84万人。虽然第 9号超强台风 “威马逊 ”与 1973年第 14号超强台风 “Marge”量级相当、强度相同,但由于防御措施有力,安排部署超前,指挥调度科学,转移避险及时,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Marge”造成海南倒塌房屋 18.32万间,沉船 621艘,因灾死亡 926人;而 “威马逊 ”造成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省(自治区)倒塌房屋 4.1万间,因灾死亡 62人、失踪 16人。防范第 10号台风 “麦德姆 ”,福建、浙江、广东三省共组织 7.1万艘船只回港避风,紧急转移危险地区群众 31万人。
束庆鹏 :
9 、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国家防总汛前发出《关于加强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引导,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防洪减灾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发布汛情、旱情和防汛抗旱行动情况,回应社会关切,今年已累计发布汛旱情通报 70多期。各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汛情、旱情信息和防御工作措施、成效,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束庆鹏 :
三、下一阶段防汛抗旱形势分析和安排部署。从汛情形势分析看,当前仍处于主汛期,突发持续性强降雨极易引发大洪水和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8月份以后,长江流域嘉陵江、汉江和黄河流域渭河等流域“华西秋雨”引发严重秋汛的可能性较大。此外,预计年底前将生成台风 12~ 14个,虽然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 16个)偏少,但可能有 4~ 5个台风登陆我国,登陆数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且超强台风登陆的可能性较大,登陆地点相对集中在东南沿海,并可能深入内陆造成严重影响。从旱情形势分析看,虽然目前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和人畜饮水困难数量均明显小于常年同期,但正值酷暑时节,地表温度高,蒸发量大,作物需水量增加,再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有可能迅速发展。据预测, 8月中下旬东北南部、华北北部、黄淮、江淮降水仍然偏少,局地偏少 3成以上,黄淮部分地区旱情可能持续或有所发展,且不排除发生夏秋连旱的可能性。
束庆鹏 :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防大汛、抗强台,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把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首位,不麻痹,不松懈,从最不利情况出发,认真对待,争取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束庆鹏 :
一是积极应对江河洪水和局地强降雨灾害。当前北方地区正处于洪水高发期, 8月份以后长江流域嘉陵江、汉江和黄河流域渭河等流域的秋汛不容忽视。我们将密切监视江河汛情变化,加强堤防、闸坝、水库等工程的巡查抢护,确保江河安全度汛。加强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为后期用水储备抗旱水源。进一步加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水库突发险情和城市内涝等薄弱环节的防御工作,充分发挥防洪非工程措施作用,强化监测预警,及时转移并妥善安置危险地区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束庆鹏 :
二是扎实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8月份可能有 2-3个台风在江南东部和华南南部登陆。我们将密切监视台风动向,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督促有关地区防指强化应急值守和联合会商,超前安排部署,及时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强化一线指导支持,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工作。特别是督促地方做好出海船只、海上养殖人员、危险地带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充分做好台风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和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防御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束庆鹏 :
三是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抗旱工作。当前,黄淮、华北和西北等地旱情持续,东北西部旱情露头,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国家防总、水利部将进一步加强旱情监测分析,及时会商研判,适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科学指导基层抗旱工作。科学调度长江三峡、小浪底、丹江口和黄河刘家峡、龙羊峡等水利枢纽,努力保证下游用水需求。会同长江防总和淮河防总加强应急调水的统一调度和协调管理,认真做好山东南四湖和河南平顶山市抗旱应急调水工作。督促旱区各地加快落实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优先实施小型水库、应急抗旱备用井、引调提水工程。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引、多提、多拦、多蓄,因地制宜开展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排查摸底群众缺水情况,完善人饮解困计划,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树立全社会节水意识,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最大限度发挥调水的抗旱减灾效益;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优化灌溉方式,扩大浇灌面积,努力做到秋粮少减产、不减产。我的通报完了,谢谢大家!
陈茂山 :
谢谢束庆鹏督察专员,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
中央电视台 :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咱们通报松花江、辽河流域降水量比往年偏少 6%,但是材料第二页介绍来水偏多 2成,这是为什么?
束庆鹏 :
松花江、辽河流域降水量偏少是面平均的概念,但在流域上是分布不均,今年嫩江上游,黑龙江一带部分地区降水要多一些,辽宁的西部和吉林的西部降水少了一点,所以就造成了虽然是全流域降水偏少,但是嫩江、松花江一带降水偏多,所以来水也多。
中央电视台 :
几大江河数字有 4个比往年降水量都少,现在已经是 8月中旬,是不是意味着几大江河主要的防汛任务基本上可以说完成了?
束庆鹏 :
目前还不能这么说。虽然全国主汛期是 7—8月,但是像北方的松花江主汛期要到 9月份,汉江、淮河 9、 10月份也发生过洪水。另外,台风对我们国家洪水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强台风经常带来较强降雨,有可能就发生特别大的洪水,像 “75.8”淮河大洪水和 “63.8”海河的流域性大洪水,都是由于台风引起的,所以并不是说进入到 8月, “七下八上 ”过去了,我们的防汛任务就过去了,后期的防汛形势仍然很严峻。
中央电视台 :
这次通报是东北的辽宁、吉林旱情露头,之前是什么情况 ?往年又是什么情况?
束庆鹏 :
东北地区辽宁西部和吉林西部在历史上也是老旱区,今年 6月份以前降水还可以,没有出现旱情。近一段时间以来,辽西的阜新、朝阳等地方降雨偏少,旱情有所露头,如果后期继续维持晴热高温少雨天气的话,有可能旱情会有所发展,我们也在密切关注。
人民日报 :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我们的统计数字跟大家的感受会有特别鲜明的对比,咱们的统计数字是说农作物受旱面积 6589万亩,比常年偏轻,我注意到前段时间开会也是说比常年偏轻,可是大家的感受是今年旱情是比较重的,可能跟媒体的报道有关,您能不能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前一段时间我去河北采访,看到阜平地区干旱非常严重,山区里的农民是没有收成的,您能不能分析一下今年旱情跟往年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会给大家带来这样的感受呢?
束庆鹏 :
今年的旱情应该说是一种阶段性的, 6月份以前旱灾主要是在西南和长江上游地区,像云南、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入汛以后,随着西南地区的降雨增加,云南、重庆等旱情基本解除。到了 6月下旬和 7月份,河南、山东,包括陕西、山西、河北这些地方降雨持续偏少,加上高温晴热天气,这些地方旱情有所发展。上周我们统计的受旱面积还是 7000多万亩,就是在 6—8号,河南、山东、河北部分地区和黄淮、江淮下了一场雨,对缓解旱情非常有利,安徽、陕西、江苏旱情基本解除了。现在,刚才说的辽宁西部、吉林西部部分旱情有所露头,所以,旱情的数据是有减有加。总的来说,从受旱区域范围看比往年是要小得多,但并不是说旱情不重。像河南平顶山上游有昭平台和白龟山两座大型水库,这两座水库库容有几亿方,但由于连续几年的降雨偏少,现在不得不动用死库容了,并且如果不降雨的话,供水将更加紧张,所以我们紧急协调,从丹江口调水。局部地区的旱灾确实非常重,给大家的印象很深刻,但是不等于全国都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如果南四湖不调 8000万方水过去的话,会有什么影响,会对工程有怎样的影响?第二个就是现在的 8000万方水是保证它回到生态水位,但是生态水位上还有一个死水位,这 8000万方水调了以后,后续还会调水吗?未来还会有什么措施?
束庆鹏 :
这是应山东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要求,国家防办协调做出的,它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南四湖的生态危机,低于这个水位,可能会导致生态的严重退化。所以,山东省防汛指挥部经认真研究提出了调水的请求,这个调水是需要有代价的,因为它是通过十级泵站,一级一级提到南四湖的。所以,我们协调的根据是山东省的请求,是他们要求调 8000万方水来维持保证南四湖下游的生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不会对东线工程有影响吗?
束庆鹏 :
这就是发挥东线工程的效益。
中国日报 :
目前北旱南涝的局面,对于未来有没有影响?
束庆鹏 :
从前一阶段的汛情来看,降雨主要集中在江南、华南,北方部分地区比较旱,作为防汛来说,我们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既要做好北方抗旱,同时也要切实加强防汛工作。在做好南方防汛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雨洪资源的利用,防止后期的干旱,所以对我们来说,都是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加强应急值守和监测预报,做好防汛抗旱有关调度工作。
经济日报 :
去年东北发生了严重的汛情,有好多被水冲毁的工程,现在的修复情况怎样?
束庆鹏 :
汛前我们就督促嫩江、松花江、黑龙江沿线有关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抓紧修复,经过一段时间,大部分都修复完成了,特别是一些应急度汛工程都完成了。前不久又启动的三江治理,已经全面启动了嫩江、松花江、黑龙江江河防洪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都会考虑到在建工作的度汛安全,首先要保证这个工程不会因为施工造成防洪方面的危害,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做细做实。
新华社 :
问一个旱情的问题,您说中央财政已经累积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 5.6亿,这个钱使用的去向是怎样?
束庆鹏 :
国家防总和财政部有一个特大抗旱经费的使用办法,抗旱经费主要用于对遭受特大干旱灾害的地区为兴建应急抗旱设施、添置提运水设备及运行费用的补助,一般来说不会直接发给群众,当然,可以采取补贴的形式,比如说给群众免费拉水送水,可以用在这方面,发给群众的是水,而不是直接送去钱,它有一个使用办法,下达到地方政府之后,都要严格按照这个特大抗旱经费使用办法来使用。
科技日报 :
在今年媒体报道旱情时会提到凸显了基层水利设施薄弱,抗旱能力不足,往年的相关报道也会提到这些方面的内容,不知道这些方面水利部有怎样的考虑?
束庆鹏 :
确实是这样,比如说河南今年降雨大部分地区偏少。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在沿黄河的灌区,在淮河沿岸大别山区的灌区没有出现旱情,这就是水利工程的作用。旱情严重的洛阳、平顶山等地的山丘区,没有大型水库,有的地方连中型水库都没有。有的地方甚至于连小型水库都没有,可能半个月不下雨就会有干旱,缺少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刚才我们提到的抗旱规划实施方案就是要着力解决在没有水利工程调蓄能力的地方,我们修一些小型水库。小型水库也不能修的话,可以打一些深井做备用水源,甚至于在高山峡谷地区,把江河里面的水抽上来供群众来用,从而解决我们的水资源调控不足的问题,增加抗旱能力的建设。
陈茂山 :
刚才束庆鹏督察专员介绍了我国防汛抗旱的有关情况,主要包括当前汛情旱情灾情特点,国家防总、水利部防汛抗旱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阶段防汛抗旱形势和安排部署,并回答了大家的提问。我们会根据汛情、旱情、灾情变化,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发布最新情况,请大家关注。借此机会,提两点希望,一是希望进一步加大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高度重视,国家防总及地方各级防指防汛抗旱减灾的措施和行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防汛抗旱减灾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取得的成效。
陈茂山 :
二是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坚持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做好报道,既要报道汛情、旱情、灾情,也要客观报道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及各地各部门采取的措施和防汛抗旱减灾成效。涉及重要汛情、灾情和防汛抗旱工作动态,要依照国家防总统一发布的信息进行报道,防止出现片面夸大渲染灾情的不实报道。对此,最近中宣部向各媒体发布的宣传提示中已经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宣部的要求加强正面宣传、理性引导,扎实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的舆论引导工作。今天的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周鑫、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