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数字在线网
欢迎您: 退出
浏览人数/浏览次数:/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资料 > 报告公告库 > 土地资源

新化县201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

来源:    时间:2017-09-29    点击量:
  2012年4月至2012年9月,新化县审计局对2011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检查了县财政局、县地税局、县国税局负责的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延伸审计调查了县财金办、芦茅江矿区社区服务中心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县农业局、坐石乡等乡镇的种粮农民补贴资金管理情况,县城建投项目建设管理情况。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全县收入324553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856万元,返还性收入966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031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27519万元;全县2011年一般预算支出29055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86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0002万元,本年净结余130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2011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62221万元,基金支出52970万元, 上解支出118万元,基金结余9133万元。

  2011年全县财政专户收入11938万元,财政专户支出10711万元,年终结余1227万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表明,2011年我县全面完成了县人大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任务,全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

  一是增收措施得力,全年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平稳增长。首先是完善财源建设机制,巩固壮大主导财源,积极培植新兴财源和基础财源,财源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海螺第一条生产线2011年税收突破了1亿元;其次是强化税收征管,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加大部门联动,实行综合治税,各部门协税护税意识明显增强;第三是积极改善收入结构,税收收入占比逐年提高,2011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69.73%,收入结构明显优化。

  二是向上级争取资金力度大,上级补助收入实现了逐年增长。2011年上级补助收入257493万元,较2010年增长64764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增长3391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增长30527万元。

  三是涉农投入逐年加大,惠农政策落实有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粮食生产稳中有进,规模化养殖得到快速提升。首先是全面落实了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实行了惠农补贴“一卡通”,2011年信息化发放补贴种数从2010年的19种增加到36种,确保了补贴资金的顺利发放到位,减少了中间环节,化解了资金支付风险,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确保国家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是采取措施,综合运用上级关于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项有利政策,盘活现有农村土地政策,适当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在按时足额发放农资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资金6111万元、各种良种补贴1944万元的基础上,通过投入500万元粮食生产专项资金,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及监管,鼓舞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生产稳定,耕地抛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继2009年、2010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后,2011年我县再获“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光荣称号。第三是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11年全县安排“一事一议”项目485个,投入补贴资金2600万元,全面促进了村级公路、水利、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公路建设资金8900余万元,确保农民出行更为方便;安排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567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资金140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饮上放心水,安全水;投入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资金773万元,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500余万元,提升了农村农民居所环境安全。第四是综合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全县规模养殖取得明显成效。湖南广益养殖龙头作用明显,“广益康”黑猪肉连续两年获国际农博会金奖;新化县昌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初具规模,沼气池建设效果明显。第五是农村小水电资金投入取得明显成效。炉观坝电站改造升级后,效益提升明显。

  四是民生财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民生投入力度逐年加大。首先是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自2005年至2011年,教育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1年教育投入比上年增长46.04%,其中落实了免费教科书资金1589万元,公用补助经费7837万元,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1213万元,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资金364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化债资金1735万元。其次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初显成效,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巩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稳妥推进,城乡医疗救治制度得到全力支持,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第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039万元,比上年增长36.54%。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城市低保进行了扩面提标,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拨付农村“五保供养”经费1969万元,保障了全县8115个“五保”老人的生活稳定。第四是全力保障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需求。面对2011年6月的特大暴雨灾害,县财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急调救灾资金80万元拨付各受灾乡镇。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未实行零基预算,科学性不够,个别部门预算未能根据部门工作性质及工作任务的变化适时调整,预算存在只增不减现象。

  2.预算调整计划性不够,预见性不足,预算追加存在重复追加和追加经费次数多等现象。

  3.非税收入因部门缴款时间集中等原因导致返回拨付较集中,每次返回数额较大,拨付不均衡,超收的非税收入未指定用途,个别单位超过预算经费明显;少数代编预算项目实际未拨付。

  4. 部分收入未及时解缴国库,其中:税款3445.21万元,社会抚养费2045万元,煤炭统征规费收入7849.58万元。

  5.部分收入未及时征收入库,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款4396.38万元,土地增值税149.7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97.47万元,教育附加85.36万元。

  (二)专项资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粮补贴资金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坐石乡原信息业务操作人员蔡琼非法占有种粮补贴2.42万元。二是洋溪镇农业站套取玉米、油菜等良种补贴10.38万元,私设“小金库”。三是炉观镇对超过规定发放的13.92万元未纳入镇财政管理。四是少数乡镇将超过面积部分安排的资金收归镇财政用于粮食生产等217.84万元,直接安排至村用作项目等74.42万元。五是种粮补贴发放管理不规范,存在大额异常发放情况,个别乡镇发放过程监管缺位,出现了错误多打补贴资金现象。

  2.专项资金拨付环节多,未实行直接拨付;部分项目实施进展缓慢,资金拨付滞后。主要表现相关项目已安排至指定单位,但仍拨主管单位再行拨付。

  (三)县城建投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城建投所有资金收支均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2.县城建投部分项目未按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编制概、预算;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量变更频繁,工程延期项目多,建设资金超过招、投标中标价格现象明显;部分项目早已竣工,但一直未办理决算;除办理贷款手续需要外,各项目基本上未进行可行性论证,未办理用地、规划、环评手续。

  (四)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立两个核算性质的支付系统,县财政局设国库集中支付局,县教育局设教育核算中心。

  2.乡镇支出结构不合理,重点费用控制不力,工资性支出明显偏低,商品和服务性支出偏高。

  3.村级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村账站代管”执行不到位,核算不规范,个别乡镇对乡镇拨付资金直接支付现金。

  对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县财政局对蔡琼给予了行政降级处分,洋溪镇人民政府对镇农业站长吴铁周给予了行政记过处分。相关单位对未征缴到位的收入基本征缴到位,账目基本进行了调整,专项资金归还了原资金渠道,部分单位出台了相关制度,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正在有条不紊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定等制度正在制订中。

    (责任编辑:周鑫、王皓楠)
附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