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数字在线网
欢迎您: 退出
浏览人数/浏览次数:/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资料 > 报告公告库 > 土地资源

乌溪江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实施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

来源:市审计局    时间:2017-09-29    点击量:
  乌溪江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实施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

  

  丽审公告[2007] 3号

  

  ( 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我局于2007年6月18日至8月2日,对乌溪江、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现将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政策概况

  乌溪江、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2004年、2005年分别经省政府(浙政函 〔2004〕 115 号)、(浙政函 〔2005〕 77 号)批复实施,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涉及遂昌、云和、龙泉三县(市)14个乡镇,共有库区困难群众27322户、95334人。搬迁安置库区的困难群众按省政府优惠政策规定, 省财政按人均5600元标准给予补助包干使用,并根据项目年度建设计划分年到位。项目不足资金以群众自筹为主,县(市)财政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计划完成情况

  2004 年至2008年省政府下达乌溪江、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任务17079人,截止2006年底已实行搬迁、安置库区困难群众2184户,9550人,完成计划的55.92%。其中遂昌县已安置1206户、5457人,完成计划的90.95%。龙泉市已安置543户、2426人。云和县已安置435户、1667人。

  (三)小区建设情况

  2004 年至2006年,共建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小区13个,用地面积352132.69平方米,总投资22812.06万元,已安置库区困难群众1904户。

  (四)财务收支情况

  2004 年至2006年,拨入资金共计13155.43万元,其中省财政4748.64万元,省移民办502.7万元,县配套资金1890 万元,土地出让收入3156.67万元,购房款收入2416万元,其他收入441.42万元。同期支出共计10539.06万元,其中安居工程7366.22万元,补助困难群众3083.84万元,其他支出89万元。截止2006年底止,结余2616.37万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在丽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遂昌、龙泉、云和县(市)委、县(市)政府高度重视“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工作,三个县(市)政府专门建立了乌溪江、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领导小组,有关乡镇也相应建立了组织,并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和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作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制定了《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实施方案》,以此推动“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的实施。同时出台了《异地脱贫工程操作规程》、《小区建设管理办法》、《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遂昌县政府强化库区移民技能培训, 龙泉市政府推行库区困难群众联建公寓式套房, 云和县政府对特殊群体无能力购房实行廉租房安置等,有效地促进了库区困难群众整体搬迁。

  通过“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库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遂昌县的统计数字表明,实行异地脱贫前的2003年,金竹、湖山、焦滩、蔡源四个库区乡镇农民人均年收入2226元,而实施异地脱贫后至2006年,四个库区乡镇人均年收入为3021元,同比增长35.7%;在省财政厅、扶贫办扶持下引进的红叶石楠苗木种植项目,实现了108户异地脱贫种植户户均增收10000元的效益。库区困难群众就学、就医等得到较大的改善。实践证明,“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库区困难群众改善 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娶亲难、发展难等 “ 八大难 ” 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经审核,小区建设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基本合规,未发现大的违纪现象。但在政策、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库区困难群众异地搬迁指标少于搬迁需求,影响农户搬迁安置进程。

  以龙泉市为例,库区困难群众共有11396户、40634人,省政府下达给龙泉市总的搬迁安置库区困难群众指标1719户、6445人;截止2007年7月底,已完成安置搬迁1274户、5668人,完成计划的88%。据龙泉市农办调查统计,该市库区困难群众既想下山又有建房能力共有2295户、8882人无搬迁指标。由于指标有限,龙泉市政府只能按现有计划操作,但库区困难群众要求下山脱贫十分迫切,报名人数大大超出了既定指标,不能完全满足想下山农户的需求。

  (二) 建设用地审批工作滞后,影响库区困难群众房屋产权“两证”办理。

  以龙泉市为例,该市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项目,从2005年12月22日建设以来,就开始区(点)建设用地报批工作,2006年3月,省里已将该项目列为重点工程,于2006年5月份下达了建设用地指标,但至审计时止,项目一期建设用地报批还在确认环节上,尚未进入预审、土地规划修编及批复等程序。虽然小区建成农户已搬迁安置,但建设用地审批工作滞后,影响了龙泉市库区困难群众房屋产权“两证”办理。

  (三)库区困难群众 异地脱贫就业困难,影响库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异地脱贫产业支撑问题是目前异地脱贫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如果异地脱贫就业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将使异地脱贫户难以致富,也关系到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虽然遂昌、云和、龙泉县(市)党委、政府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总体思路,采取了多种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库区困难群众下山就业还比较困难。从审计走访调查遂昌县乌溪江、龙泉市安仁、云和县普光农民公寓等六个小区情况来看,由于实行“无土安置”以及多方面的原因,已搬出库区的困难群众劳动力还有约20%不能稳定就业,有可能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 ,影响库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

  (四)特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搬迁困难,影响整村搬迁。

  尽管异地脱贫项目所需资金强调以群众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但山区农民由于经济基础极端薄弱,平时收入低,特别是特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单靠他们的自身力量,根本无法筹集基本的迁建资金,普遍感到资金困难,难以搬迁下山。据调查统计,居住在乌溪江、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共有27322户、95534人,其中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共有4310户、15896人,分别占15.8%、16.6%,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已搬迁54户、205人,分别占已搬迁1.25%、1.29%,搬迁比例十分低,影响整村搬迁。

  (五)小区后续管理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库区困难群众搬迁到库区移民小区后,尽管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户籍以及计划生育管理等方面,据我省当前户籍制度规定,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户的户口在原迁出地,在迁入地办理临时户口,实行原户口所在地管理为主,以小区临时管理为辅的户口管理模式。由于户籍仍保留在原居住地,因而造成了原居住地“有户无人”管不着,而现居住地“有人无户”管不起的“两不管”现象,给社会治安管理和农户办事带来许多不便;现行计划生育是实行户口所在地管理,由于人员流动而加大了迁出地政府管理难度。

  四、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市审计局依照有关规定,向相关县(市)政府作了通报,关于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搬迁指标少于搬迁需求,影响农户搬迁安置进程和建设用地审批工作滞后,影响库区困难群众房屋产权“两证”办理等问题。市政府采纳审计建议并以专报的形式上报省政府,争取省政府支持和解决。关于库区困难群众 异地脱贫就业困难,影响库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特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搬迁困难,影响整村搬迁,小区后续管理存在的等问题。有关县(市)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审计建议,采取各种措施, 龙泉市云和县先后出台了移民示范点来料加工扶持政策和库区特殊困难群众搬迁安置优惠政策,遂昌县移民小区管理规定也形成初稿准备出台,其他有关措施也在落实中。

    (责任编辑:周鑫、王皓楠)
附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