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某环评机构在进行环评中存在选址错误、涉嫌造假等问题的举报 举报对象:某环评机构(因不清楚是由哪家机构对河源电厂进行环评,贵厅备案中能查到)涉及项目:河源电厂,全称为深能合和电力(河源)有限公司环评时间:2007年前 在河源电厂一期造成的污染影响情况没有调查清楚前,在市民的大量合理的反对声中,河源电厂仍计划开展二期扩建,而其扩建的申报阶段,极有可能再委托本举报的对象——其一期建设的涉嫌犯错、造假的环评机构进行环评。鉴于火电厂环评的审核权已下放至省级环保部门,此举报事项影响大,且涉及项目选址明显不当,继续扩建必将带来更大的环境危害,恳请贵厅及厅内环评处履行部门职责,调查本举报对象的环评从业行为以及所涉及的环评项目的违规违法情况,并依法处置。具体举报如下:一、犯低级的选址不当错误,项目排放废气远超环境承载能力河源电厂位于河源盆地南北向的中间位置,盆地内北狭南宽,多为的海拔40~80米的平原地形,盆地边缘各个方向均有400米以上的山带包围,其中西北部、东部、西部等有众多千米以上山峰,使盆地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区。因此,河源盆地内气流相对静稳、各种逆温现象极易发生等原因,在区域内形成大气扩散能力非常差的特点,造成这一封闭区域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偏低,当中,尤其以河源盆地北部(东西宽均约8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呈北南走向,东西均有600~1100米的高山)的大气环境最为脆弱。河源电厂选址在狭长的河源盆地内部,犯了火电厂选址中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低级错误,而该厂位于环境脆弱的河源盆地北部的最南端,对厂址以北约20公里的地级河源市市区的大气环境会有严重影响。此前有分析(附件1)称:河源盆地北部每年承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气仅约300吨,而据河源电厂高管介绍,该厂所获的排放指标中,仅二氧化硫一项就达到3500吨/年。再看河源电厂投产后的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两项实际排放量多年来都达数千吨,5年累计达3万吨的巨量,超出上述承载能力数十倍。河源市在2012年以前空气全优,是广东省唯一多年保持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地级市,其空气质量多年在全国排名最优城市群的第一位,但随着封闭环境中污染废气的积聚和光化学反应的增加,河源空气质量近年急剧下降,排名已退至全国中间和全省中后位置,而且与省内众多经济强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背道而驰。如果说上述关于河源盆地大气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可能有保守的一面,但河源盆地环境脆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河源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作为区域内唯一的二氧化硫等污气排放大户,河源电厂所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总之,业主在考察选址时,可能更多考虑运输、取水、送电等便利因素而轻视了对环境的影响,但作为受委托的环评机构,应较容易判断涉及的环评项目排污是否为当地环境承载力所能承受,本举报的某环评机构如此犯低级错误,作出河源电厂“选址合适”的环评是犯“选址不当”错误,是违规甚至违法的环评从业行为。二、涉嫌环评造假河源位于季风气候区,受封闭地形等因素影响,使河源盆地内部的大气状况呈静稳态势(即以静风为主),河源盆地内多吹南风或东南风,而河源电厂选址河源市区以南,按照高污染燃料企业不得选址于城市的主次导风向的常规,这一选址是无法通过环保主管部门的审核的。在河源市民反对河源电厂二期后,河源电厂或相关利益方在知乎网等途径称河源的主导风向为北风(见附图)。因此,有理由怀疑相关环评机构在环评文件中造假,把河源的主导风向人为改为“北风”。三、举报相关的其他信息因河源电厂拟进行二期扩建,在约有35万居民的河源市,今年3月7日和4月12日分别有3万多和数万市民以签名和聚焦的方式表示反对。在那段时间里,有早年知晓河源电厂筹建事宜的相关人员透露了一些跟环评相关的信息,特把这些信息作为本举报的附带信息向厅部提供: 1.有称当时的河源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拒绝在环评文件上签字,另有说法称时任河源市环保局长最初也没有在环评文件中签字。 2.有称地质(地震台)部门在筹建阶段反对该选址方案,据说其理由是该选址位于邵武—河源地震带上。 3.有说法称本举报对象某环评机构来自于远离广东的中西部地区,为何舍近求远委托环评机构,据说个中原因非常复杂。
投诉对象信息投诉对象:为河源电厂作环境影响评价的某环评机构投诉对象地址:河源市
办理结果您好!感谢你对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我厅将充分考虑你的意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等的规定予以审查。相关附件:附文附图.rar
(责任编辑:周鑫、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