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数字在线网
欢迎您: 退出
浏览人数/浏览次数:/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事项审计操作指引 > 审计内容 > 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情况 > 严重损毁自然资源资产和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处置情况 > 主管部门对严重损毁自然资源资产和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事件是否依法处置
【摘要】
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被审计地区范围内长期存在的破坏资源或污染环境行为未研究部署政治工作
【关键词】

主管部门对严重损毁自然资源资产和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事件是否依法处置

来源:
字数:
创建日期: 2017-12-12
【主要问题类型】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被审计地区范围内长期存在的破坏资源或污染环境行为未研究部署政治工作
【标签】
【分类】

一、审计方法步骤

    1.审核林地征占用相关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故意变更地类弄虚作假的情况,将林业部门和国土部门的有关信息化数据进行比对,审核是否存在林地已实际征占变为其他经营性或建设用地,已造成毁林事实而在林业部门仍然作为林地数据管理的情况;                                                     

    2.提取任期初土地利用现状图DLTB文件中的林地和湿地(或最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图中的林地小班),将其与任期末DLTB文件求交,筛选期末地类为建设用地、道路用地的图斑,将其与林业部门征占用林地小班图做交集求反。对征占用林地小班图中没有记录的林地,将其作为未经审批征占用林地的疑点,叠加任期末的遥感影像图,判断是否已变成建设用地、道路,并延伸检查其征占用程序;
    3.检查领导干部任期内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湿地的审核、批准文件,计算非法毁林、征占林地和湿地面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非法毁林、征占林地和湿地面积;
    4.梳理分析领导干部对项目征占用林地和湿地的重要批示等资料,检查和评价是否存在领导干部为项目建设违规利用职权从而造成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建设问题,是否从中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问题;
    5.审查举报记录、信访档案及非法毁林、征占林地和湿地查处的执法案卷,检查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是否部署开展专项整治,是否对清理排查出的案件依法依纪处理到位,是否存在压案不查、瞒案不报的情况。                                                                                                                                                                              

二、主要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4.《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5.《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等。   

三、审计所需资料及来源部门

    1.政府办公厅(室):政府会议纪要、收发文记录、领导干部关于征占林地和湿地事项的批示、批办单、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对非法毁林、征占林地和湿地问题的研究部署整治文件;
    2.林业部门:林地和湿地征占用方面的相关规定和文件、林地和湿地征占用台账清单、审批手续文件、相关年度林地现状电子信息数据(含项目作业数据和林业二类调查电子数据);
    3.森林公安:举报记录、信访档案、上级转办单、批示文件,对非法毁林、征占林地和 破坏湿地查处的执法案卷;                                 

    4.发改部门:建设项目名单,立项审批文件;
    5.国土部门: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规划、地类变更数据资料;

    6.规划部门:城市规划、项目规划审批文件。                                                              

四、问题示例描述

    *市多年来一直存在单位或个人在*江河道进行非法采砂问题,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影响河道航运安全。*同志在担任*市市长期间,未部署任何非法采砂专项工作,有关部门也未采取有效措施,截至2016年底,*市非法采砂问题仍为得到解决。

五、适用自然资源或环保工作事项

    土地、林地、森林等资源严重毁损。 

六、特别注意事项

    适用于被审计对象为省部级、地市级、区县级。

 

    (责任编辑:周鑫、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