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 创建日期: | 2017-12-12 |
【主要问题类型】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未推动解决资源环境各有关部门数据不共享、数据标准不一致
|
【标签】
|
【分类】
|
1.了解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推动信息化建设情况,是否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建设;
2.检查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资料,梳理各个项目的基本情况,获取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数据字典、获取相关字段的数据库数据,了解其所依托的数据库(平台)及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转换方式;
3.根据电子数据记录中一些必填字段来建立审计分析模型,编写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对信息系统数据的完整性进行审核,检查信息录入是否规范。
4.根据法律法规的定量、定性规定,对反映具体业务性质和内容的特定字段设定判断、限制等条件建立审计分析模型,对信息系统数据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
5.根据电子数据记录中存在的一些冗余数据来建立审计分析模型进行查询,对信息系统数据的有效性进审核,审查系统是否存在的无效垃圾数据,如测试遗留数据等。
6.将分析处理后的电子数据结果与纸质报表数据等进行对比验证,查看信息系统处理输出结果的正确性,对信息系统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7.检索、比对部门间相关数据,验证数据共享的有效性,部门间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
1.国务院《“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发〔2016〕73号)
2.《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环办厅〔2016〕23号)
3.《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工作统筹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5〕16号)
4.《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林信发〔2016〕25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水信息〔2016〕459号))
1.政府办公厅(室)、国土部门、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信息系统建设资料(立项文件、可研、操作手册等)
2.政府办公厅(室):政府工作报告、会议纪要、收发文记录、以政府名义发布的信息化建设政策和制度。
3.信息建设规划。
退耕还林项目与原有林地重叠,与基本农田重叠。*市林业局*年退耕还林矢量数据成果与市国土局提供的各县区*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库成果中的地类图斑图层(DLTB)分别进行叠加分析,发现在原有林地上开展退耕还林*亩。*市林业局*年退耕还林矢量数据成果与市国土局提供的各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数据库成果中的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图层(GHJBNTBHQ)进行叠加分析,发现在基本农田上开展退耕还林项目*亩。*县退耕还林数据采用的坐标系(54)与国土部门*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采用的坐标(80)系不一致,退耕还林数据采用自动投影后在空间位置上有偏移,导致退耕还林数据与国土部门现状、规划数据存在空间差距,统计数据有误差。
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数据采集、共享等